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1:03
本文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研究
【摘要】:诸多工程事故触目惊心,而造成工程事故发生的众多原因中就涉及到工程伦理的失范。在工程活动中除了要求工程师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外,还要求他们从工程伦理规范的角度审视工程项目是否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影响,这就要求工程师能够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自觉履行其职业责任。工程师职业伦理观的形成离不开工程伦理教育,而大学生阶段的工程伦理教育对工程师的价值观与伦理观的形成影响非常大,是对工程师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的最好时期。 然而,我国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质量。本文选择了武汉等地区的一些工科大学,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结合文献资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工科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的研究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论文第一章介绍了项目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文第二章介绍了工程伦理教育的一些概念,并论证了开展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论文第三章结合调查结果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可知,我国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工程伦理教育意识的缺失,工程伦理教育长效机制的缺乏,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式单一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等。 论文第四章研究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和思路。首先教育过程要注重培养工程伦理意识,包括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要建立工程伦理教育的保障体制长效机制,宏观上要从顶层设计来制定工程伦理教育的制度和政策,微观上要从学校方面建立工程伦理教育的评估体系。第三,要改革培养模式,将我国现有大课堂教育变成即结合专业,又多学科融合的小课堂教育,将填鸭式教育方式改变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学术交流与合作、引进人才等方式提高工程伦理教育教师的意识、专业化程度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工程师 工科大学生 工程伦理教育 责任感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4;G6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5
- 1.1 研究背景7-8
- 1.2 研究意义8-9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9-14
- 1.3.1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1-14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15
- 1.4.1 研究思路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第2章 工程伦理教育概述15-22
- 2.1 工程与伦理15-16
- 2.2 工程伦理的内涵和原则16-18
- 2.3 工程伦理教育18-19
- 2.4 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19-22
- 2.4.1 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概述19
- 2.4.2 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19-22
- 第3章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及问题22-36
- 3.1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现状问卷调查结果22-29
- 3.1.1 学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现状调查结果22-24
- 3.1.2 工科大学生对工程伦理了解情况调查结果24-25
- 3.1.3 教师对工程伦理教育重视程度调查结果25-27
- 3.1.4 工科大学生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基础情况调查27-29
- 3.2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29-36
- 3.2.1 工程伦理教育意识缺失29-30
- 3.2.2 工程伦理教育体制不全30-32
- 3.2.3 工程伦理培养方式落后32-34
- 3.2.4 工程伦理师资力量不足34-36
- 第4章 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对策与思路36-48
- 4.1 着力工程伦理意识培养36-39
- 4.1.1 着重培养质量意识36-37
- 4.1.2 重点培养安全意识37-38
- 4.1.3 努力提高责任意识38-39
- 4.2 健全各个层面工程伦理教育体制39-42
- 4.2.1 工程伦理教育制度和政策的顶层设计39-41
- 4.2.2 建立高校工程伦理教育评估体系41-42
- 4.3 优化工程伦理教育方式方法42-45
- 4.3.1 将大课堂转变为小班授课42-43
- 4.3.2 变填鸭式教育为案例教育43-44
- 4.3.3 走向实践智慧44-45
- 4.4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45-48
- 4.4.1 提高教师工程伦理教育意识45-46
- 4.4.2 提升教师队伍工程伦理教育专业化程度46
- 4.4.3 提高教师工程伦理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46-48
- 第5章 结语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2-53
- 附录一53-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进;;论工科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一种社会学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刘建军;;高职院校工程伦理教育初探——以建筑类专业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4 潘建红;;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刍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项小军;;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8期
6 王妍;刘猷桓;;环境伦理内涵指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9年01期
7 高庆;加强和改进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年04期
8 程光旭,刘飞清;现代工程与工程伦理观[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李伯聪;;工程伦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兼论为“实践伦理学”正名[J];哲学研究;2006年04期
10 李世新;;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的模式和途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10期
本文编号:1024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02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