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伦理教育的三重维度
本文关键词:科技伦理教育的三重维度
【摘要】:科技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已为人们的共识,但科技伦理教育实践和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问题在于科技伦理论域本身的复杂性所导致的教育内容的模糊性。科技伦理教育内容应在人、社会和自然三个向度上展开,并正确认识科技伦理规范教育涉及到的责任、公正与和谐的内涵。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
【关键词】: 科技伦理教育 三重向度 规范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陕西高校科技伦理教育实现路径研究”(14JK107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4
【正文快照】: 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双刃剑效应”已为多数人所认知,科技伦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科技伦理教育的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伦理道德的规约也成为毋庸置疑的共识。每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地与科技人员的科技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由于科技伦理教育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实践并不同步,导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忠英;唐建国;;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生态启示[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李健民;;对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几点思考[J];环境;2006年S2期
3 刘永杰;;《补墙》——弗罗斯特三重生态关怀的提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4 冉春燕;;“天人合一”:构建生态和谐的哲学渊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姜鹏飞;龙炳清;公培宝;孙蜀;张章;;环境工艺方法论研究——地缘资源法[J];四川环境;2010年01期
6 林春;龙炳清;李贵;;环境工艺方法论研究——转向思维法[J];四川环境;2014年03期
7 宋佳;胡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与现实困境[J];文化学刊;2011年03期
8 高静;晏一华;;人类精神危机与生态哲学的勃兴——以西方为例[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李建民;;日本战略文化、科技发展与中日科技合作[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11期
10 尉颖琪;;浅谈环境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对环境问题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3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峰;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姚玉敏;绿化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周伟;建筑空间解析及传统民居的再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赵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5 巩固;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严耕;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转向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彭立威;生态人格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王开宇;生态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卢艳玲;生态文明建构的当代视野[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小明;消费模式变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陈燕燕;审美走向荒野[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林光斌;从辩证思维角度分析高校科技档案工作[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汪园超;生态政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李爱民;关于环境问题的人文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米江霞;论自然的内在价值[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梁爽;广州市小学教师环境教育观现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宏程;天人和谐价值观简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王细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明;;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内容探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2 刘中艳;;我国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年18期
3 冯长宏,殷锋;试论小学生态文化与伦理教育的研究价值[J];环境导报;2003年14期
4 王婷;试论法律伦理教育[J];理论月刊;2004年10期
5 徐蕾;高等院校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管宁,彭雨;大学生环境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9期
7 戴建安;;重视对大学生的经济伦理教育[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陈向阳;;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J];职教论坛;2006年15期
9 陈向阳;;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2期
10 王进;;论工科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元驹;;会计伦理教育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韩静;蒋小娥;陈万娇;罗自强;文志斌;冯丹丹;;万物有灵,敬畏生命——从学生的视野探讨动物伦理教育的途径[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3 沈佩琼;;对大学生进行责任伦理教育的思考[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整合报告发展趋势下的会计伦理教育初探[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尤文菁;;环境伦理教育+环保实践活动=社会责任意识[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6 王延;;关于会计伦理教育对会计伦理认识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丽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域下工程伦理教育的探索[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8 韦嘉精;周成;周文;;论体育伦理教育的切入点[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9 王晃三;章明;陈玉惠;;融渗式教学及其在科技伦理教育之应用[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刘冉冉;;浅析加强我国法律伦理教育[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祥运;科学技术伦理教育的困境与途径[N];学习时报;2011年
2 闫云;将伦理教育引进大学课程[N];联合时报;2012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贾新奇;公民伦理体系与公民伦理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甘贝贝 刘洋 严大鹏 采访整理 丛亚丽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系教授;伦理教育该如何应对职场挑战[N];健康报;2009年
5 晏辉;消费伦理教育挂钩消费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吕伟萍;细化行为准则 注重伦理教育[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7 哈尔滨市社科院 王晶;文明“出游”始于足下[N];哈尔滨日报;2012年
8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8年
9 山东 徐欣复;道德问题是灵魂问题[N];社会科学报;2003年
10 李玉波;提升环境意识[N];吉林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小芳;慈善伦理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靳瑞芳;农村环境伦理教育的生态文化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鲁川;论共同伦理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伍接朝;我国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实践体系建构[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5 刘园园;我国工程伦理失范与工科学生工程伦理教育[D];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
6 许冬香;大学环境伦理教育刍议[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温文;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方法[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晓凤;当前我国青少年劳动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9 马璐妹;明清时期徽州乡村伦理教育的形式及特点[D];安徽大学;2011年
10 李春田;祁门彭龙汪氏的乡村伦理教育[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26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02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