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末大学生运动与联邦德国政治教育的变革
本文关键词:20世纪60年代末大学生运动与联邦德国政治教育的变革
【摘要】:20世纪60年代末联邦德国发生的大学生运动,既对该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又对其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思想理论及实践策略具有重要的变革意义。这场发生在政治教育领域的变革,进一步推动了联邦德国从建国初期的传统保守型政治文化到70年代西方式民主参与型政治文化的转型。联邦德国政治文化与政治教育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变迁,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及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有一定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运动 政治教育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0BKS054)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4zd03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UGL140425) 中国地质大学大学生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开放基金项目(DXS20130013)
【分类号】:G649.516
【正文快照】: 20世纪60年代末,联邦德国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学生运动。这场运动的出现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文化背景,对联邦德国的社会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它对德国从二战及其结束初期的“臣民型”、“权威型”政治文化,向70年代末期“西方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变迁转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傅安洲;刘洋;阮一帆;;战后联邦德国政治教育思想理论的嬗变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2 吴兴唐;;欧经济转型时期的文化冲突——写在西方“68”学生运动40周年之际[J];当代世界;2008年06期
3 傅安洲;阮一帆;;战后德国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转换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4 许平;;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解读[J];探索与争鸣;2008年12期
5 阮一帆;彭涛;;德国“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历史考察[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阮一帆;傅安洲;彭涛;;德国大学生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2 顾莺;;高度关注学生政治研究[J];探索与争鸣;2012年02期
3 顾莺;;政治参与与学生政治运动——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09期
4 阮一帆;郑丽;;魏玛“帝国乡土服务中心”及其历史评价[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怀柳;论高校德育校本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傅安洲;彭涛;吴国斌;;20世纪50—70年代联邦德国政治教育思想的争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傅安洲;联邦德国政治教育中心述评[J];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03期
3 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4 彭正梅;;德国政治教育的里程碑:《博特斯巴赫共识》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年05期
5 彭正梅;;价值中立与价值灌输:布雷钦卡教育学思想研究[J];教育学报;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金祥;努力实现人文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理论月刊;2002年12期
2 高广芹;;国际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J];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闵德美;;论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想政治教育工作[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5期
4 刘道利;;怎样衡量政治教育的效益?[J];高校德育研究;1985年01期
5 张怡汉;;浅谈如何让学员在政治教育中唱主角[J];神州;2012年34期
6 王瑾;;论大学生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金田(励志);2012年10期
7 付杰;;公民政治教育问题分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年30期
8 詹原;简论政治教育中的“知”、“用”、“做”[J];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唐敏;论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年04期
10 秦璞;政治教育要促成学生正确政治态度的形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代鑫;尹新新;刘邦凡;;略论美国的政治教育[A];2007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杨达文;;浅谈老年人自杀的几个主要问题[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田爱民;;社会对学困生形成中产生的影响[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4 汪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廖义军;;徐特立德育思想探析[A];纪念徐特立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剑鸣;赋予政治教育深厚的人文内涵[N];战士报;2006年
2 薄兴盛 特约通讯员 王山河;一批研究室主任活跃政治教育讲台[N];解放军报;2008年
3 本报特约通讯员 郭希邋王军 特约记者 赵丕聪;网络:搅活政治教育“一池水”[N];解放军报;2008年
4 彭明全邋特约记者 曹传彪;兰空建立政治教育检查评估机制[N];解放军报;2007年
5 宋修明;把功夫下在“议”前[N];解放军报;2007年
6 袁自鹏;北京指挥学院“五小”活动激活政治教育[N];人民武警;2007年
7 张玉平 刘东;兵团指挥部三支队政治教育战士唱主角[N];人民武警;2007年
8 李春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探析[N];战士报;2006年
9 8631部队 刘兴海;把握关键环节增强政治教育实效[N];人民武警;2008年
10 上海总队二支队 何兴德;给政治教育注入情感元素[N];人民武警;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丽萍;中苏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徐元鸿;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文风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丁丽娟;政治全球化语境中的我国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娜;美国与德国政治教育比较及其对我国政治教育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慧英;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范林芳;二战后德国政治教育在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5年
5 陈利霞;列宁政治教育思想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阮一帆;德国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机构设置与政治教育实施方式的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7 约翰内斯;从德国官方公民教育刊物看中国从1976至2005的一个比较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杜凌飞;走向主体性政治人塑造的政治教育[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曹文;论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51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051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