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本文关键词: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摘要】: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在本质特征、目标追求、管理体制、学科分类、专业设置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师范教育以教育活动的特点命名,是单列、封闭的体制,主要以学科为标准进行分类、设置和建设。教师教育直接以教育对象未来的职业名称命名,是开放性、综合化的体制,主要以学科和行业相结合进行分类、设置和建设,这些特点决定了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变革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教育学的专业改造与学科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BAA100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50
【正文快照】: 教师教育和师范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两者都是培养教师的教育,但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系,目前还有不同看法。从历史发展来看,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概念演变、本质特征、目标追求、管理体制、专业设置等方面,准确认识两者的关系,对加快实现由师范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栗洪武;;“教师教育”不能取代“师范教育”[J];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2 郎丰君;;木铎金声 世纪交响——写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华诞之际[J];时代潮;2002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斌;;学术自由与制度保障——以中央研究院为例[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2 张希林,张希政;恢复重建京师大学堂的张百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3 孙希磊;张伯苓教育思想初探[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4 王华倬,郑沪娥;我国近代壬戌学制与体育课程的改革背景、特点及其历史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朱秋德;;百年中学文学教育历程的回顾与反思[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翟广顺;;梁启超与福泽谕吉:中日教育近代化的启明星[J];滨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赵炎才;;“龚魏”与政治理想人格重塑[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孔祥雷;;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J];沧桑;2007年01期
9 余 勤,杨全印;陈独秀“新教育”论[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张伟;;谈恩威并重——班主任的成功秘诀[J];时代教育;2007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艳;;清末绅士阶层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高天明;;我国近代教学方法变革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高谦民;;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谷忠玉;;近代西方女性观在中国的传播路径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方家峰;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研究(1840-1927)[D];河北大学;2011年
4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孟令战;民国时期教学自由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杨佳;西方元素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永春;《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小雷;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向外国学习的历史与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秦秋萍;“自然发展”视域下的学前美术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葛桥;论工读生健康人格的塑造[D];江南大学;2010年
4 郑丽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游容华;陈日亮语文教育言论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秦奋;清朝晚期至民国中期福州女子教育研究(1850-1937)[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顾文娟;《盛京时报·妇女周刊》与伪满时期妇女教化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成俊敏;传统伦理文化与职中生人格成长[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彦君;张伯苓中学办学理念初探[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10 奉莉;抗战时期大后方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书堂;师范院校应确立教师教育新理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刘天娥;;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J];纺织教育;2009年02期
3 曹成刚;问题和出路——从国外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看我国高等师范教育[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李芳;;关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若干思考[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年12期
5 吴遵民;张松铃;秦洁;;强化还是削弱——略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的问题与弊端[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查冲平;李锐;;试论教师专业化与师范专科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06期
7 李学农;师范辨[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1期
8 王长顺;张波;;转型: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唐龙云;教师教育专业化与师范教育改革[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李荣先;试论改制中的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国庆;;教师教育,地方师范院校面临全新的挑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2 郑国庆;;教师教育,地方师范院校面临全新的挑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3 姚建国;;立足国情 放眼未来 尽快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制度[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龚志武;;教师教育空间模式的转型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5 张旭东;崔瑞海;孔令伟;宁凯;;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6 陈时见;;教师教育的源起与流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开创我市教师教育工作的新局面[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8 罗红艳;吴安春;;国外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刘静;;美国教师教育的历史研究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吕春菊;薛瑞香;;爱的真诚中[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英邋发自北京 实习生 陈军吉;师范教育,谁来埋单?[N];南方周末;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挥;师范教育要为基础教育改革护航[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马朝宏;教师教育走在十字路口[N];中国教师报;2004年
4 本版编辑 单春艳 皮拥军 乐先莲 梁美淑 金红莲;国外教师教育政策凸显教师阳光职业[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沈阳师范大学、中央教科所 杜岩岩邋朱小蔓;俄罗斯师范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启示[N];光明日报;2007年
6 记者 张婷;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唐景莉;师范教育要开放?[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黄正平;师范免费:振兴师范教育的重大举措[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9 杨天平;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教师教育:多元竞争格局形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苗学杰;融合的教师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萍;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勇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英;印度教师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田腾飞;社会变革背景下南非的教师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张晓莉;美国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体制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红红;人本主义取向的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江丽云;日本近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薛凌芸;法国近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钟佑洁;德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先军;英国近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丹;美国教师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巩勃;庆阳市农村中学教师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孔翠薇;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教育发展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文淼;社会课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刘志红;我国中小学教师准入资格认证体制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62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262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