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当今时代,互联网正以迅猛之势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在慢慢改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甚至人的思维方式也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高等教育学校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网络化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前沿,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必然对高校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也是当前社会中相对较大的网络群体,同时受其特殊的心理发展特征影响,网络对他们有着更强大的影响力。网络的发展为大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创新的思维和全新的观念,同时网络中的负面信息,也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等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甚至导致大学生产生严重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因而,当前网络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能够全面了解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现状,加强对网络心理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与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函待解决的非常重要的课题。 全文主要包括四部分的内容:首先概括性地介绍网络心理的概念、网络心理研究得不必要性及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网络心理的特征;其次,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心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再次,通过调研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具体有哪些表现形式,并分析大学生网络心理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网络心理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出了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具体措施。 对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其网络心理问题成因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探讨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能够实现高等学校人才教育培养目标的最根本保障。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据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充分借鉴各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结合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下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网络心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力争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异同,合理分配时间,最终朝着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方向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绍成;张建忠;;浅探高职学生的网络心理及对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霍中成;章晨;;浅谈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高校对策[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2期
3 孙乐栋;李冬梅;李颖奕;曾抗;周再高;贺凤姣;钟彩梅;;广州地区大学生网络心理变化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27期
4 田慧;;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吴秀清;;大学生网络心理与行为特点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7期
6 谢晓洁;;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适应性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7 贺江平;;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8 汪明松;;浅析高校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9 尹翔;;试析高校如何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09期
10 王红艳;;培养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途径[J];教书育人;2009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晶;余林;;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吴振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友庆;王玲;;大学生网络心理与行为的调查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杨晶;余林;;网络心理咨询的研究进展及其述评[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蜜;宗敏;;网络心理咨询进程发展特点的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赵嘉路;贾晓明;;即时网络心理咨询的过程-效果模型初探:对来访者的定性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杨晶;余林;;网络心理咨询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申腊梅;石向实;;网络心理咨询研究述评[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贾晓明;赵嘉路;徐琳;周s
本文编号:1271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27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