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指标研究
本文关键词: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指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IT类专业 应用技术型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摘要】:针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指标之间严重脱节的问题,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指标,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3+1、2+1+1培养、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建立"需求牵引、知识结构完备、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面向企业需求的IT类专业课程体系,阐述就业导向,立足地方,拓宽视野,能力本位,学以致用"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人才评价机制。
【作者单位】: 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3BZ54)
【分类号】:G642.3;TP311.5-4
【正文快照】: 0引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IT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努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实践能力强、综合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05期
2 陆鑫;胡旺;张宁;;面向卓越计划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4年09期
3 罗凌;;软件工程专业项目驱动和双语教学双融入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年10期
4 于宁;戴红;常子冠;;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4年10期
5 张峰;刘黎;李红卫;;面向企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3+1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榆林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於跃成;生佳根;华伟;;计算机专业课程评价方案的思考与对策[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年12期
2 赵丙辰;;提高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就业竞争力的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9期
3 蔡和平;刘建荣;;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成功(教育);2010年06期
4 李学勇;王鑫;谭义红;;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姚光顺;赵生慧;刘永志;董再秀;;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孙红敏;李晓明;;模块化教学法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梁燕来;刘超;;地方院校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27期
8 段利华;顾应龙;左国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2期
9 李乃祥;赵平;曹丽颖;王兆毅;;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9期
10 朱小军;张志斌;海波;;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甘肃高师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泽清;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特性探析[D];东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宇;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变动—广西某高校2003届毕业生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琴波;智能实时发布系统在大型网络游戏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蒋芬君;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普通专升本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比较[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峗;中国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及改革前瞻[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靖;基于区域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2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吴寿煜;张宇红;;卓越工程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4 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5 郑炜;蔡康英;周巧明;;《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高教探索;2007年S1期
6 潘巨龙;陆慧娟;姚伏天;高波涌;徐文龙;;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实践[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6年02期
7 陈志祥;;创新双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问题探讨[J];教育与现代化;2010年01期
8 肖敏;;借鉴印度成功经验 培养软件开发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9 ;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05期
10 龚沛曾;杨志强;顾春华;徐安东;;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睿宇;马箫;;浅议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教师[J];商;2014年04期
2 夏平;;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教育的特色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3期
3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应用技术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欧阳志红;;基于职教新干线的《PLC应用技术》课程改革[J];成功(教育);2013年22期
5 尤小立;;高校“应用技术型”转向的现实纠结[J];社会观察;2014年05期
6 李玉静;;走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10期
7 孔锐言;;关于高职PLC应用技术课程设计的探讨[J];青春岁月;2013年15期
8 张小华;刘旭;杨薇红;谢正林;;《微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7期
9 佟迅;;西德高等工科学校重视应用技术研究[J];教育研究通讯;1981年03期
10 党惠清;齐鸣;;我校应用技术和开发研究取得较大进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根香;;在苏州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暨农凯牌生态制剂应用技术交流会上的汇报[A];第七届全国肥料双交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英姿;蒋志坚;;突出行业特色,构建“应用技术型”实践教学体系[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小珍;徐瑞云;陈桂娥;姚跃良;唐意红;;应用技术型化学化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肖睿书;陈如融;潘玉纲;吴贤华;徐承标;方文秀;;节能型倒流防止装置应用技术研究[A];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7年
5 刘学浩;相陪;刘明;;食品冷库节能及其应用技术[A];第六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礼先;;雨水 中水在朝阳区园林绿地中的应用技术[A];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C];2007年
7 梁晔;周海燕;葛艳;李健;;以实践为驱动,培养应用技术型IT人才[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周福征;吴宗道;蔡可玉;;SEM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应用技术[A];第四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9 白胜西;;健康管理中的健康评估研究[A];贵州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10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丽丽;我省将试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N];甘肃经济日报;2014年
2 吴晶晶;我国核应用技术产业发展将“提速”[N];大众科技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一娟;核应用技术产业市场前景广阔[N];经济参考报;2006年
4 记者 曹继军;上海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挂牌[N];光明日报;2009年
5 记者 张文君;德国应用技术研发基地科技园区落户石家庄[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6 黄淮学院院长 介晓磊;加快提升转型发展水平 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N];河南日报;2014年
7 记者 龚雪 特约记者 梁炜;11所本科高校转向应用技术型[N];湖北日报;2014年
8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陆建非;转向应用技术型:本科怎样起步[N];光明日报;2014年
9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卢彩晨;地方本科转向应用技术型:难点与突破[N];光明日报;2014年
10 记者 王敬照;10所本科高校将转型应用技术大学[N];河北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1282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28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