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收益相匹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由之路——以宝钢集团为案例
本文关键词:风险与收益相匹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由之路——以宝钢集团为案例 出处:《中国高校科技》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因为起步较晚,目前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合作对象之间信用缺乏、资金渠道不充足、合作各方的管理机制存在差异、利益分配制度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不完善,这些都会阻碍合作形成。这些问题的根本是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中企业与高校在合作中没有做到风险与收益相匹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政府调整其激励创新活动的方式与思路。
[Abstract]:Because of the late start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in our country, many problems have been exposed, such as the lack of credit between the partners, the insufficient financial channel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he parties. Benefit distribu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ystem and other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perfect. All these will hinder the formation of cooperation. The root of these problems is the failure of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 to match the risks and benefits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 The ke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the government to adjust its incentives. Ways and means of new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31476)
【分类号】:G644
【正文快照】: 1引言支持合作创新的资金不充足,融资渠道也并不通畅,是另我国的知识转化率很低,这就意味着我国重视知识的产一个阻碍产学研合作发展的绊脚石。研发活动中研究的都是专出,但却没有能够成功的将知识推广与扩散。如何利用协同创业领域的前沿信息,且其自身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邹庆云,李林;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与联合模式[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王英俊,丁X;“官产学研”型虚拟研发组织的结构模式及管理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4期
3 苏敬勤;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交易成本及内外部化条件[J];科研管理;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伟忠;刘兰;;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刘洋;丁云龙;;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进化——一个共生进化视角的透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岳贤平;李廉水;;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09年08期
4 刘冰峰;冯自钦;胡春华;;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财务效益与风险收益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20期
5 王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宇德明;李洪勇;;高速铁路建造技术领域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韩立民;柴寿升;;以企业研发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思路研究[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李光红;杨晨;;校企合作创新内部化模式优化研究[J];东岳论丛;2007年03期
9 林红;;产学研联合创新: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缺损与构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李江涛;许婷;;大型工程“产学研”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宇;;嵌入大学科技园的紧密型产学研结合机制及其区域创新驱动模式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石晓辉;徐刚;;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刘春平;;高校科协服务企业创新人才成长的方式研究[A];全国高校科协发展论坛(2013年)论文集[C];2013年
4 闫杰;缪小明;张丰;闫斌;;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前沿演进趋势知识图谱[A];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宇;高新技术企业R&D联盟创新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方国威;政府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的角色与对策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杨春丽;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管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俞湘珍;关于设计的创新过程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飞;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程庆辉;高速铁路科技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李梅芳;产学研合作成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段晶晶;基于企业合作绩效的产学研合作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杨波;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机制与效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徐小英;校企合作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之明;产学研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郝骞;校企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佳;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何菲;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机制与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晓宁;虚拟研发组织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宁;企业—大学联盟动机与模式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7 芦风军;产学研合作联盟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常甲辉;基于专利数据的我国长三角985高校产学合作模式及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彭爱冰;浙江省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马莹莹;高校科研团队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敬勤,王延章;基于成本最小化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最佳机制设计[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2 苏敬勤;创新技术扩散过程研究[J];技术经济;1998年01期
3 刘璇华,肖君,惠青山;虚拟研究中心及其对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2期
4 李廉水;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方式[J];科研管理;1998年01期
5 韦钰;高校功能的扩展与产学研结合[J];求是;2001年02期
6 司金銮;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研究[J];改革;2001年05期
7 丁X,王英俊;虚拟研发中心的组成形式及合作模式[J];软科学;2003年02期
8 朱桂龙,彭有福;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3年04期
9 李卫,蔡言厚;发挥一流大学优势 建设一流科技园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年01期
10 张米尔,武春友;技术入股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道德风险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启平,汪海波,郭会娟,王璐;从三维的视角认识创造的分类——狭义与广义创造的统一[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朱恩亮;;浅谈高校机器人创新实践环境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4期
3 刘芬;;创新活动的概念整合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牛彪;;项目教学法中开展创新活动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0年11期
5 张友兵;汤德强;常治斌;;汽车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王密;;基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年04期
7 赵艳敏;;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39期
8 沙晓燕;;开展教育创新 提高教育质量[J];北京教育(普教);2014年05期
9 吴红霞;张春玲;;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08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殷缨;;谈谈关于开展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几点想法[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本文编号:1357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35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