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探析
本文关键词: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探析 出处:《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创新日益走向教育分权、主体多元与大学自主的发展趋向,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与框架还存在一些漏洞,包括高等教育的管理主体信任缺失,高等教育管理的互惠机制缺乏,整体规范欠缺以及高等教育管理的条块化、单一化局面没有改变等问题。以社会资本为视角,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从管理理念、模式、体制等角度来实现改革与创新,而且还可以结合实际运行中的现实问题从高等教育的外部与内部统一性的角度提出可行性的创新路径,通过寻求管理主体的信任契合、推崇管理体制的互惠规范、构建高等教育网络治理的新型路径,实现一种软硬结合的综合化管理模式。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macro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increasingly moving towards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education, the pluralistic subject and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loopholes in this management model and framework. Including the lack of trust in the man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lack of reciprocal mechanism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the lack of overall norms and the fragmen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the management mode of higher education can not only realize reform and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concept, mode and system. And we can also combine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unity of higher education to put forward a feasible innovation path by seeking the trust of the management body fit. The mutual benefit standard of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be respected, a new way of network govern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and a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ode of combination of soft and hard could be realized.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基金】: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组织的社会资本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10BSH049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水平的高低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可见高等教育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无疑对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明忠;;“治理”视野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架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6期
2 李莉;宋蕾放;;以社会资本为视角的社会组织专业人才管理模式探析[J];社团管理研究;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圳炜;;基于治理理论的高校科研问题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马圳炜;;基于治理理论的高校科研问题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平;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晋皖;英国大学章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星;法治·分权制衡·法律现代性的困境──从菲特烈大帝过问阿诺德案说起[J];比较法研究;1999年02期
2 谭远宏;赵家文;;我国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大众科技;2006年08期
3 盛冰;高等教育的治理:重构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许杰;教育分权与大学自主[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5 孙晓莉;多元社会治理模式探析[J];理论导刊;2005年05期
6 兰华,付爱兰;非营利组织在社会资本形成中的作用及表现[J];人文杂志;2005年04期
7 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成福 董克用;[N];人民日报;2003年
2 燕继荣;[N];学习时报;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道顺;镶嵌、自主与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本重建[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2 福山 ,张铭 ,周士琳;社会资本与全球经济[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05期
3 徐晓军;当前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J];人文杂志;2002年03期
4 王鸿新;浅析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降低问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陈伟涛,陈昌文,陈运,黄乐;当前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盛冰;社会资本、市场力量与学校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李喜英;社会资本与道德重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8 钟宇平;陆根书;;社会资本因素对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刘保平;;社会资本与女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J];人才开发;2007年03期
10 许善娟;丁小浩;;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视角分析香港高中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诸大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展[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秋心;龙长云;;信用——一种社会资本[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宏贵;熊胜绪;;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李宏贵;熊胜绪;谢峰;;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范元伟;郑继国;吴常虹;;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因素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刘朝峰;;人情关系“货币化”与社会资本的酿造——以温州为例的考察[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常艳平;;发展政治文明与社会资本治理[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和荣;;社会资本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的运用[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9 苏令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资本的支撑性要素[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刘雅静;;社会资本视域下的公共危机治理研究[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琴;一个领军企业的创新路径[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2 蒙克;揭秘英特尔持续创新路径[N];网络世界;2008年
3 本报记者 曲昌荣;引来社会资本破解住房难[N];人民日报;2011年
4 记者 曹雷;鼓励社会资本建立体车库[N];济南日报;2010年
5 记者 白俊峰 任勇 韩雯;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N];天津日报;2011年
6 杜江凌;突破与渐进:两条创新路径不可或缺[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7 ;探索内外兼修创新路径 揭示逆势上扬终极密码[N];电脑商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沈则瑾;美时医疗:自主创新路径宽[N];经济日报;2010年
9 周五主持:刘学强(公务员、作家);我们还是拥有社会资本的[N];深圳商报;2003年
10 记者 杨柳纯 实习生 肖惠;寻找适合自己的创新路径[N];深圳特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伟;社会资本对集群内企业跨地域转移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邢小明;新员工社会化、社会资本、组织承诺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吴青熹;变革型领导、社会资本与协同创新组织学习的视角[D];南京大学;2011年
4 赵延东;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徐礼伯;社会资本对联盟动态稳定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7 易剑东;社会资本与当代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成长[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8 李志青;互动、社会资本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扩散[D];复旦大学;2003年
9 于剑波;企业行动者的社会资本与社会成本[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方敏;宗教归信与社会资本[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丹;城市私营企业主社会资本与企业发展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薛芳芳;社会资本与契约稳定性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王静;农村产业集群的在线社会资本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牧兰;以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牧区开矿过程中的牧民城市化问题[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颜烨;转型中国社会资本生成条件和机制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黄甲寅;农村个体工商户经营活动中社会资本运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7 王凡荣;外来民工个体经营的社会资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鹏庭;上海新兴城市青年团体的内部交往关系和社会参与[D];复旦大学;2010年
9 张晨;制度分析视野中的社会资本与现代国家制度构建[D];苏州大学;2003年
10 刘华;社会资本理论视野下的政府绩效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85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38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