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问题研究 出处:《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高校如何在新形势、新情况下,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加乐于接受马克思主义,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行为是高校应该加以研究的课题。文章就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从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途径和方法创新等方面加以分析,以期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提供一些理论思路和实践参考。
[Abstract]:The changing face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how the University in the new situation, the new situation, the innovation of Marx education, the students can be more willing to accept the Marx doctrine, the Marx doctrine of active learning, active use of the Marx doctrine to guide their behavior is to be the subject of study. The innovation of Marx's education, from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the content of innovation, innovative forms, analyzes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innovation,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ideas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work in the period of the Marx doctrine.
【作者单位】: 盐城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是由于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有些是由于高校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方法上存在不足。这些都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覃雪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与创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张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德育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的使命与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东红;王国坛;;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契合[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高国希;;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晏辉;;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传统伦理的现代境遇[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一)[C];2007年
4 刘建荣;;公共秩序——人类德性与理性之维[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陈进华;;中韩未成年人公民教育比较研究[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7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朱金瑞;全荣花;;企业安全发展的伦理意蕴[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春萍;叶幸男;;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经济发展[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汤海艳;;礼仪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澍军;冯昆;;学科对象、学科功能与学科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09期
2 冯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09期
3 李俊;;人本化:全面德育实施的选择[J];理论月刊;2008年08期
4 冯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04期
5 李卫红;;总结经验 统筹协调 整体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Z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讨[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01期
2 张军;;高校档案工作的创新与深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1期
3 丁海燕;;高校档案工作创新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潘莉;;关于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年11期
5 田绍军;田红梅;;浅谈高校档案工作的创新[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黎春峰;;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思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夏玉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赵志玲;高香;王振;;浅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4期
9 陈文昆;;谈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24期
10 王丽华;潘松华;邓丽娜;;高校竞争情报工作的创新初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红秋;;论新形式下的高校档案服务创新[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2 张婷婷;;加强服务意识,,创新高校教务管理[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李悦;李炎锋;胡玉转;;高校奖学金、助学金与贷学金制度创新机制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4 蒋丹;;我国高等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翟志席;;高等学校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探析[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6 翟志席;;高等学校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探析[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志荣;沈颂东;张洪利;;开放实验室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明达;;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吴丹梅;王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深入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10 李九丽;;以高校廉政文化推动和谐校园建设[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唐景莉;交叉创新前景看好[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郑宪 徐敏 曹静;创新 创新 再创新[N];解放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高校创建工作年年上台阶[N];安徽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鲍道苏 李燕铭;让高校有更多自主权[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记者 柯昌万;陕西严禁高校“双轨”收费[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记者 范绪锋;让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顾明远;教育改革在于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吴长亮;高校自主招生难“自主”[N];解放日报;2004年
9 记者 应丽斋 张敏 见习记者 郑炜君;对接 沟通 合作[N];嘉兴日报;2005年
10 李丹 马小宝;天大科技综合实力名列高校前茅[N];科技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文清;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D];四川大学;2004年
2 赵君;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樊明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选择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9 李咏梅;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霞;论网络与高校德育创新[D];武汉大学;2005年
2 王日升;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建平;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途径[D];中南大学;2006年
4 曾志平;湖南省高校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尹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谢华;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7 杨丽;省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梁宁;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付立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肖红艳;信息化条件下高校的教学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05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05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