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全球化时代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策略构建

发布时间:2018-01-14 08:19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时代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策略构建 出处:《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理解教育 文化 大学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历练学生的国际素养,优化教育资源,铸就大学文化的多元发展,实现与国外大学之间生源的合理流动。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淡薄、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薄弱、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缺失、教师的国际理解素养匮乏、校园文化单一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应确立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探寻国际理解教育途径,提升教师国际理解教育素养,调适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university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the educational idea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Literacy, 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 cast of university culture, realize the rational flow of students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But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concept of weak students'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ability is weak, the lack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stand, teachers' literacy lack of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campus culture and other single restrict our university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carry out. The content of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explore the way of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to improve teachers' Literacy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system, adjustment of modern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临沂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个案研究”(课题批准号:12YJA88003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0
【正文快照】: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理解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度关切。2010年7月,我国发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谷振诣;“论辩术”与希腊逻辑的传统[J];求是学刊;2000年06期

2 余新;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青云;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发展问题[J];滨州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2 李家黎,陈荟伉;论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3 徐慧莉,宋立军,陈红;学分制的内涵及对我们的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易高峰;生命体验: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5 付姣;;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陈雅丽;发展社区教育 创建学习型社会[J];成人教育;2004年01期

7 周云峰;;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J];成人教育;2006年05期

8 吴小鸥;教师情绪智力初探[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9 杨兆山;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几点认识——兼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吴玲;;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道德教育[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淑新;;唤醒幼小心灵 培养环保意识[A];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焕章;中小学引入职业活动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永垒;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马廷奇;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严峰;中国大学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陈利民;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文梅;当代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考察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雯;我国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唐安奎;西部农村初中职业教育及其课程设计初探——以富顺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4 秦泳;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5 石秀芹;高中学科教师德育作用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宋启发;《孟子》散文论辩艺术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7 魏丕勇;课余体育竞赛中青少年的成就动机、道德选择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福祥;论教师的创造性及其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9 马美著;语文交往教学模式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夏春娥;论德育的主体性关怀[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3期

2 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3 叶小红;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和价值[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韩延明;;论高校教学评估制度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9期

5 余新;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6 康长运,何成刚;论历史课程中的民族主义与国际理解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3期

7 王路;论逻辑和哲学的融合与分离[J];哲学研究;199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东;;高教国际化必须重视国际理解教育[J];教育与现代化;2007年02期

2 李世彬;孙雪梅;;研究生国际理解教育的实现途径[J];学理论;2010年06期

3 ;我院首批研究生入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4期

4 张家;;大学文化:谁在建?谁在损?[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5 高朋;;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淡化的文化根由研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张志连;;校园流行语与文化[J];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04期

7 刘冠卉;张荣华;;由诺贝尔奖反思中国大学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4期

8 尹們們;;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的个性培养[J];科技资讯;2009年18期

9 李世彬;孙雪梅;;国际化视阈下的研究生国际理解教育实践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5期

10 彭程;李世春;黄建明;;高等工程文化教育理念的研究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裕琢;李丽霞;;西方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殿样;;论闻一多之于中国现代大学文化的建构[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3 夏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断想[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石福成;;高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5 赵文;;青年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德韩;;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根本大计[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7 陆忠兰;何云信;;制定我校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的探讨[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8 荆世华;陈屏;;师范教育在“学陶师陶”中的地位和作用[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9 樊大新;;论高等教育与先进文化[A];旗帜 方向 使命——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韩长日;傅凰;;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观[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南方日报记者 雷雨 通讯员 简铭儿;教育部支持广东引进国外一流大学[N];南方日报;2010年

2 记者 张春丽 吴春燕 张景华;深化高等教育交流合作 为促进亚洲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N];光明日报;2010年

3 记者 季芳;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深圳开幕[N];人民日报;2011年

4 记者 肖意 姚卓文;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开幕[N];深圳特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雪飞;美国研究型大学竞争力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继荣;高等学校合并重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江新华;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秀兰;中国大学校歌的文化解读[D];中南大学;2008年

2 张晓婧;明代安徽书院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利君;地方高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廖靖宇;中国大学校训文化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罗刚;合并高校教育资源集约整合的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靳艳芬;高校课程:回归和完善生命[D];苏州大学;2007年

7 徐国辉;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日留美学生群体的比较[D];山东大学;2008年

8 黄元国;中美大学与环境关系之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志荣;全球化与高校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10 迟景明;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整合[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22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22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4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