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潘事件”与德国的学术自由
本文关键词:“施潘事件”与德国的学术自由 出处:《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施潘事件” 学术自由 阿尔特霍夫体制 官僚制
【摘要】:"施潘事件"是20世纪初德国高等教育界的重大事件。由于年轻的天主教徒施潘被以一种违反德国大学传统的方式任命为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德国学界、政界、宗教界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演变为一场"学术界的文化斗争"。这场争论的直接焦点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政府是否应当干预大学的内部事务,从而阻碍学术自由?更深层次的冲突在于,学术自由究竟是大学维护私利的工具,还是整体社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施潘事件"的深刻意义在于深刻地预示了现代社会中大学与国家关系的发展方向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政府与大学之间、政治与学术之间的价值、利益和文化的多重冲突。
[Abstract]:The "Span incident" was a major event in German higher education in early 20th century. As a result of young Catholics, Span was appointed professor of Strasbourg University in a manner contrary to the tradition of German universities, German academic circles. In the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circles, there was a fierce debate, which eventually turned into a "cultural struggle in the academic world." the direct focus of the debate was whether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tervene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universities for the sake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s. Thus hindering academic freedom? The deeper conflict lies in whether academic freedom is a tool for universities to defend their own interests or is it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verall social value? The profound significance of the "Span incident" lies in the profound foreshadowing of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the state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the inevitable emergenc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university in this process. The multiple conflicts of values, interests, and cultures between politics and scholarship.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柏林洪堡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大项目“美国高等教育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9.516
【正文快照】: 一1901年,时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直辖领土阿尔萨斯地区的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系出现了一个历史学教授职位的空缺。正当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系按照德国大学长期以来实行的教授聘任方式,拟出聘任推荐候选人名单,准备上报教育行政当局时,却突然接到了政府公告:德意志第二帝国宗教、教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冒荣;赵群;;学术自由的内涵与边界[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2 刘海峰;;大学教师的生存方式[J];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缪榕楠;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剑英;自由大学:知识分子“机会之门”[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李娜;美国大学教师集体谈判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雪飞;;高校学术团队构建与学术自由关系之探讨[J];中国报业;2011年04期
2 刘法虎;;西方大学学术自由的发展与特征[J];学园;2011年04期
3 赵志鲲;;论学术自由视野下的大学教师评价制度[J];江苏高教;2011年04期
4 谢俊;;现代大学制度语境下的学术自由及其实现[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5 刘昌明;;学术自由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7期
6 黄X;司鸶;;剑桥大学校长:培养杰出人才重在提供学术自由[J];成才之路;2011年21期
7 黄X;司鸶;;剑桥大学校长:培养杰出人才重在提供学术自由[J];国际人才交流;2011年07期
8 蔡少萍;;浅谈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杨碧晶;;对新时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几点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10 宋金玲;;浅谈大学学术自由的教学理念[J];价值工程;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翠萍;;学术自由视野下的大学发展[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2 俞可;;大学校长:游走于高校自治与学术自由之间[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3 武守志;;关于大学的常识宣示[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4 Ulrich Teichler;;学术自由与造就职业能力期盼之间的大学:欧洲的经验(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5 宫旭红;;回溯大学精神传统 铸造内涵型闽院文化体系[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6 严普强;;建设科学发展的摇篮[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科学的本源[C];2006年
7 刘传德;;试评洪堡德的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关仲和;马丁;;浅论现代大学理念中的“和而不同”[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张斌贤;;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于东红;张静;;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路径[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葛飞 本报记者 张守营;没有法治何谈自由[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贺春兰;尊重学术自由,培育大学精神[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马晖;“正是因为拥有学术自由,才使美国的大学办得这么好”[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4 劳凯声;尊重学术自由 培育大学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让学术自由的空气来得更猛烈些[N];天津教育报;2009年
6 [美]安妮·丹·尼尔 王广林/编译;美国质疑“终身教授制度”[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谷贤林;学术自由、学术规范和学者自律[N];学习时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宁锐;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学术自由是大学文化精髓[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冯建华;学术自由和人文精神是大学的基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实习生陈坤本 报记者李凝 刘碧玛;必须要有学术自由氛围[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丽君;学术职业视野中的大学教师聘任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3 茹宁;国家与大学关系的哲学分析[D];南开大学;2007年
4 高晓清;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玲;大学组织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成;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王骥;论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田爱丽;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制度研究及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茜;学术自由理念下我国高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张海新;论柏林大学的学术自由与国家主义[D];吉林大学;2005年
3 鄢翠霞;学术自由理念及其在我国大学的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姜虹;论中国大学文化塑造[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陈悦;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和平;大学自治若干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王泽秋;学术自由及其制度安排[D];苏州大学;2009年
8 黄旭华;学术自由易受侵犯的学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郭疆蓉;美国大学终身教授制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10 宋丽平;论大学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的矛盾[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29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29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