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理路
本文关键词: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理路 出处:《江苏高教》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媒介接触行为和使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全媒体时代。知识生产、传播和存储方式的转变,对高等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给以知识为加工对象的大学和以学术为职业的教师带来极大的挑战,随着知识垄断地位的丧失、学术权威的式微,学术共同体面临被解构的危险。大学要独善其身,就必须做出适应性变革和转型,以强化优势、守护其独特性。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human media contact behavior and usage have undergone revolutionary changes, and human society has entered the whole media era. Knowledge produc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dissemination and storage mode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higher education, which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universities with knowledge as the processing object and academic teachers, with the loss of the monopoly position of knowledge. With the decline of academic authorit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is in danger of being deconstructed. In order to be isolated, universities must make adaptive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ir advantages and defend their uniquenes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大学制度下我国巨型大学内部治理研究”(09SJB880063) 江苏省2012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大学德性论:理论重审与制度重建”(CXZZ12_0349)
【分类号】:G640
【正文快照】: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的媒介接触行为和使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由此进入“数字化社会”[1]。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层出不穷,与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共同构成了当前的媒介形态,即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王尧;普通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郭翠菊;论怀特海的教育艺术思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余凯;当代哲学背景中的大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5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6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7 眭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8 赵国栋;关于信息通讯技术对大学教学影响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9 王雪峰,高畅;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10 李强;大学理念再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康全礼;;论本科教育[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关仲和;柴鸿斌;杨兴林;;试论高等学校的以学生为本[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5 卢铁城;;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6 陈超;;西方国家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干预[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7 张东辉;;心灵状态最重要——谈目前大学教育的弊端[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10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林松访;中小学创新型教师及其成长若干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民强;重建中学生写作动机系统[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君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欧金荣;试论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欣;郭继舜;曾德军;杨铁博;李健凤;田成;王彪;;无高考不志愿之大学 城市图谱寻特色(上)[J];高校招生;2011年08期
2 张松顷;;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6期
3 荣翠华;;办学理念与量化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2期
4 俞敏洪;;走进大学,只是一次生命的开始[J];商周刊;2011年19期
5 方华明;;美国大学课程大纲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6 李利;谢佳;;第三军医大学地方生学员队教学管理浅谈[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4期
7 曹斌;谢民;;大学科技园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6期
8 李陈筛;;从政府与大学关系之视角试解答“钱学森之问”[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9 于曦;赵迎东;张莲娜;;浅谈构建大学和谐班集体的实践与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7期
10 王新君;彭红霞;;浅谈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与建设[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学义;;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健康可持续发展[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组织视野中的大学管理制度创新[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连森;;办学资源的产权分析:一个拓展产权经济学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构想[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有年;;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学创新发展之路——加拿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5 陈继会;;大学:城市智慧的心脏[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曲文洁;;远程多媒体教学在美国高等院校[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7 ;宁波大学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8 陈士俊;柳洲;;异质性知识耦合与产学合作的内在机制[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9 郭广珍;;中国大学治理:激励、承诺与约束[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崔瑞锋;郑南宁;齐勇;王兆安;;美国著名大学电气专业教育发展特点分析——基于专业使命、教育目标及结果的视角[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牛津大学校长 科林·卢卡斯教授;二十一世纪的大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汪大勇;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大学[N];光明日报;2001年
3 王庆;经济“走出去” 大学怎么办[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韦伟(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区域经济发展与大学的定位[N];安徽日报;2001年
5 郭勇(德阳);我们的大学缺什么[N];四川日报;2002年
6 ;奥伯格大学[N];国际商报;2000年
7 丁言;政府与大学:控制?监督?协调?[N];科技日报;2000年
8 范春生 房广顺;辽大学科建设之路[N];科技日报;2001年
9 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 金耀基;21世纪的大学:走向多元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10 吴若岩;大学是否等于高等教育?[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张薇;苏格兰大学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龙献忠;从统治到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芬;国外大学学术组织理论的发展、比较及其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枭鹰;大学学科发展规划生成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宏;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4 黄磊;大学课程体系个性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5 郭燕霞;大学融入产业群[D];山西大学;2005年
6 付志荣;论20世纪下半叶美国州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变革[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郑贵华;大学研究型教学的理论构想与实践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劲松;论书院的大学特征与大学精神[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民;A大学教师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苏红;学习型组织视野下的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39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3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