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选择
本文关键词:协同创新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选择 出处:《江苏高教》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任务,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从协同创新视域审视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建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相融合的机制,人才培养的联盟机制,引导和问责机制,综合化的评价机制。
[Abstract]:Talent training is the primary task of the University, the core of university talent training is the training mod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training mode of university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alent cultivation is studied,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of alliance, guidance and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integrated.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暨南大学人文社科协同创新研究、暨南大学第十四批教改项目“协同创新视域下的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指出: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蔡炎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2 蒋香仙;周平;洪大用;;国内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2年Z1期
3 展涛;;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4 胡小清;;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07期
5 姜士伟;;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柱菊;;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创造;2011年11期
2 舒昌;李光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3期
3 段雪峰;李姣芬;蒋英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1期
4 李春梅;;自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8期
5 邓宏贵;许雪梅;;构建电信学科创新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年S1期
6 李正文;顾明华;袁涛;黄荣韶;江立庚;贤振华;于文进;蒋代华;沈方科;;地方综合性大学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年01期
7 姜保忠;;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提高法学毕业生就业率为目标[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8期
8 张红梅;;经济学范式下传媒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消费导刊;2009年10期
9 殷月兰;潘志明;孙林;黄金林;陈祥;耿士忠;张彪;焦新安;;微生物生物学课程群新体系促进“三创”人才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22期
10 韩柱;达古拉;;面向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缠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与思考[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桂平;科研考核压力对高校教师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彭洋;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民;河北省医药产业人才需求预测与培养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2 季红;冰雪体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1年
3 覃泽荡;信息化背景下的公立医院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卓奕源;地方重点本科院校推进人才大类培养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5 赵凯博;贯通与开放:生物学本—硕—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李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方向人才社会需求与课程设置的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1年
7 项瑞芳;山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选择[D];山西大学;2011年
8 张景;动漫产业背景下河南本科院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家君;学分制下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因霞;体育休闲娱乐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2 龙先琼;;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嬗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3 俞信;对素质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认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4 周泉兴;;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01期
5 文汉;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04期
6 胡金波;论高等农业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1999年01期
7 潘柳燕;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刍议[J];广西高教研究;2001年06期
8 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粟珍;论知识经济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杜枫;周冉;;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伊文斌;何锦龙;;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高校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年06期
2 李晓明;刘洪玉;孟洁;;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计划的实施情况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19期
3 韦曙林;;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4 郑彩莲;;对接高校人才优势 推进地方产业的转型与升级[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5 温皓;袁中树;;智识教育:创新高校人才培养之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12期
6 陈金太;;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孙庆峰;肖艳;;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11期
8 钟三宇;;后危机时代海西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以福建高校人才培养为视角[J];海峡科学;2010年11期
9 卢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1期
10 黄谦;柯华红;;浅谈高校在服务创业中的作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亓新华;陈勇;;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提升管理绩效[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2 王宏;张良铭;张苏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育途径和运行机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孙国兴;巩前文;;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模式选择与运行机制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4 林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问题探讨[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张建林;张戎;陈竺;颜云龙;马玉萍;王兴泰;;新疆医院建立处置突发生物事件运行机制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6 卢艳丽;丁四保;;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康涛;彭泉开;康松;;试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8 杜贞栋;王昕;;山东丘陵区农业节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研究[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段义字;熊英明;;榆林沟小流域农产品商品化经营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机制[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杨蕙馨;冯文娜;;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及有效规模研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CAXA、韩道阳;CAD的协同创新设计[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2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兴华;协同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最佳形式和途径[N];科技日报;2011年
3 记者 纪爱玲;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专利推广成效显著[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4 文/定城;Power.org:“协同创新”时代宣言[N];计算机世界;2004年
5 赵殿顺 战吉祥;协同创新 追求完美 不断超越 永攀高峰[N];大连日报;2010年
6 记者 樊夫;客户协同创新能走多远?[N];中国电子报;2006年
7 佟洁;CCD如何走出创新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梁红兵;中国IC产业:协同创新迎战危机[N];中国电子报;2010年
9 记者 操秀英;北京协同创新联盟去年技术交易额达186亿元[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无锡市蠡园中学 邱华国;在协同创新中实现课改突围[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晨光;国有企业董事会运行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武君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陈灿平;学生贷款:运行机制及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王良生;多边主义视角下的东盟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舸;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唐建倦;中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7 陈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康春;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李想;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网络状产业链的基本构造与运行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崔卫华;城市经营[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正起;论当前我国公共权力运行机制的转换[D];浙江大学;2002年
2 曾维忠;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及运行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3 冯晓静;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运行机制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许亚东;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5 欧阳忠明;江西省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6 贺晓梅;竞争性选举与我国选举制度的完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素芬;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运行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8 董华;完善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法律思考[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王志;民办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旭东;企业社会资本的运行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41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4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