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教育扩展、迁移与城乡教育差距——以大学扩招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20 20:10

  本文关键词: 教育迁移 城乡差距 大学扩招 出处:《经济学(季刊)》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农村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迁移到城镇地区的概率更高,选择性迁移在扩大城乡教育水平差距的同时也激励农村居民进行教育投资,并可能提高未迁移人口的教育水平。大学扩招意味着农村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迁移概率增加。实证结果表明,扩招对农村居民教育投资有激励作用,使农村高中生比例上升;城镇地区大学生比例增加的幅度远高于农村地区,这主要是农村居民考取大学后迁往城镇地区的结果。选择性迁移和教育扩展导致城乡居民教育差距上升。
[Abstract]:The probability of rural high-education labor migration to urban areas is higher. Selective migration not only expands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level, but also encourages rural residents to invest in education. It is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level of the unmigrated population. The expansion of university enrollment means an increase in the migration probability of the rural highly educated labor forc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ansion of enrollment can stimulate the education investment of rural residents.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propor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urban area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rural areas, which is mainly the result of rural residents moving to urban areas after entering university, and selective migration and educational expansion lead to an increase in the education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3019) 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李实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提高居民收入份额研究》的资助
【分类号】:G649.2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一直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平。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13倍1。城乡差距已经成为导致我国总体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李实和岳希明,2004)。在经济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在个人的收入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2 邢春冰;;迁移、自选择与收入分配——来自中国城乡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0年02期

3 邢春冰;李实;;扩招“大跃进”、教育机会与大学毕业生就业[J];经济学(季刊);2011年04期

4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5 陈玉宇,邢春冰;农村工业化以及人力资本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的角色[J];经济研究;2004年08期

6 吴要武;赵泉;;高校扩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J];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7 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7年02期

8 苟人民;;从城乡入学机会看高等教育公平[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9期

9 邓曲恒;;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基于Oaxaca-Blinder和Quantile方法的分解[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02期

10 钟甫宁;刘华;;中国城镇教育回报率及其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Immiserizing Growth in Expanding Economies" in China's Rural Areas in the New Er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9期

2 顾华详;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周苑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成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4 付飞;李异;张健;;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5 张洪波;徐苏宁;;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6 崔木花;;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黄晓霓;;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王守敬;;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孟祥健;;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建一;;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云森;;自选择、父母外出以及不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学习表现——基于倾向分数匹配方法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王燕武;郑建清;;我国不同部门间的工资传递效应—基于省际面板VAR模型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常慧娟;;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6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7 李毅;;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1(2003)[C];2004年

8 王娜;邱琦;;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9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Pr;钟世霞;;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10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林;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9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闫恒超;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鹏;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谭啸;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史玉岩;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林,刘保军;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阮杨,陆铭,陈钊;经济转型中的就业重构与收入分配[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3 邢春冰;;经济转型与不同所有制部门的工资决定——从“下海”到“下岗”[J];管理世界;2007年06期

4 罗立祝;;社会阶层对保送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5 陈晓宇,闵维方;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6 吴要武;;寻找阿基米德的“杠杆”——“出生季度”是个弱工具变量吗?[J];经济学(季刊);2010年02期

7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12期

8 诸建芳,王伯庆,恩斯特·使君多福;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研究[J];经济研究;1995年12期

9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10 蔡f ,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竹立;;“3个1”教学模式在解决大学扩招和多校区办学带来问题中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01期

2 程仙平;;大学扩招8年回想——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分析[J];教书育人;2008年15期

3 郑作时;;扩招——繁荣背后的忧思[J];书摘;2009年01期

4 ;谁是大学扩招最大受益者?[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6年03期

5 童巧珍;宋维红;杨朝;;从城乡入学机会看我国高等教育公平[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郑作时;;汤敏先生,扩招没有错吗[J];企业标准化;2006年09期

7 王朝红;;从大学扩招看教育公平[J];民营科技;2007年05期

8 郑作时;;汤敏先生,扩招没有错吗[J];南风窗;2006年04期

9 汤敏;;关于扩招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10 何云剑;何红华;;大学课堂管理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前言[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2 梁明新;;建设性教师作用细谈[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秦均平;赵庆;;城市化背景下的被动富欲青年社会需求问题研究(论文提要)——以杭州市江干区农转居社区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杜午禄;;从大学生毕业求业难看人才资源问题[A];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集粹(第一辑)[C];2007年

5 杨娟;孟大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实证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赵倩宁;朱丽;王雪婷;石坚如;李晓奇;;“三支一扶”政策的调研与实证统计分析[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学风;;澳门师范教育历史沿革概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8 温海燕;;浅谈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薛道华;;适应形势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10 谢作诗;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钦景;难耶易耶?[N];联合日报;2009年

2 ;3所高校出台招生计划[N];解放日报;2001年

3 沈,

本文编号:1449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49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6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