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期盼——中国地质大学建校60周年感言
本文关键词: 中国地质大学 周年校庆 地球科学 世界一流大学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大学精神的精髓是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教育是培养人才,科研是追求真理,紧紧抓住这两项本质,我们就在很大程度上坚持了大学精神;关于地大的长远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温家宝总理题词的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发扬艰苦奋斗的校风是一项长期的努力,需要长期的投入,不能只求速效;"从严治校"不是一句空话,只有长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留情面,不开后门,再加上其他因素,才能养成老老实实做学问的学风,才能出高水平人才和成果,才能早日迈向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
[Abstract]:The essence of the spirit of university is the spirit of independence and free thought. Education is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s the pursuit of truth. To a great extent, we adhere to the spirit of university. With regard 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tems is the school motto of Premier Wen Jiabao's inscription "hard work and simplicity, seeking truth and pragmatism." carrying forward the school spirit of hard work and struggle is a long-term effort and requires long-term investment. Don't just ask for quick action; "strict administration of school" is not an empty word. Only by adhering to high standards and strict requirements for a long time, can we cultivate a style of study that is honest and learned only if we do not leave our feelings to others, and do not open the back door. Only then can the high level talented person and the achievement, can advance to the earth science field world-class university as soon as possible.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分类号】:G649.2
【正文快照】: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农、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她创建于1952年,其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钦范;新时期,资源、地球科学大学走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11工程”建设[J];资源.产业;2001年05期
2 丁振国;李素矿;屠傲凌;;沐改革春风三十载 铸地大辉煌遍神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改革开放三十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9期
3 赵俊明;林文姣;杜远生;;关于高校地质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分析与对策——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09年02期
4 林善园;刘晶;韩尚峰;;中国地质大学地学特色校园文化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8年02期
5 许德华;成军;谢萍;;解读地大艰苦奋斗的大学精神[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6 ;中国地质大学[J];湖北招生考试;2010年04期
7 林善园;刘晶;韩尚峰;;中国地质大学校园文化实证调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3期
8 赵鹏大;吕新彪;欧阳建平;杜远生;李正元;魏民;吴太山;庞岚;;坚持教育改革 培养“五强”地学创新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2006年01期
9 ;中W地岅大[x(武汉)[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年03期
10 ;高等教育[J];全国新书目;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潇;储祖旺;;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的地学教育变革趋势[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郑卓;邹和平;周永章;张澄博;杨志军;;历史发展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地质教育——创建岭南特色的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A];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家生;龚一鸣;顾松竹;何卫红;;地质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定方法改革和完善——以2010年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为例[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吴淦国;;优化专业结构 加强学科建设 坚持走“特色+精品”的办学道路[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新世纪高等地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华;姚光庆;李江风;解习农;焦养泉;夏庆霖;边建华;马长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作用的重要途径[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殷鸿福;王焰新;;实施信息化数字化工程是创建一流大学的有效途径[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朱筱敏;柳广弟;谢庆宾;陈小宏;吴胜和;庞雄奇;;弘扬传统 开拓创新 科学发展石油地质教育[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冯璐;刘晓鸿;王杰;;高校实验室开放工作实践与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王杰;刘晓鸿;张建国;张金凤;;高等学校院系公用房管理与改革实践[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晓梦 通讯员 吴军 韦国华;争创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一流大学[N];光明日报;2003年
2 ;建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一流大学[N];科技日报;2002年
3 记者董洪亮;中国地质大学庆祝建校五十周年[N];人民日报;2002年
4 记者 张茧 刘建光;高校自主招生探索新形式[N];湖南日报;2006年
5 孙敬;地大要争世界一流[N];中国矿业报;2002年
6 韦国华;一位美国教授眼中的中国地学教育[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7 记者 孙利民;加强科技管理做好幕后服务[N];科技日报;2006年
8 何成师;孙敬;文彩云;地质学家的摇篮[N];中国矿业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高晓明 通讯员 张明强;立足特色 塑造精品[N];光明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鹏飞;中国地质大学暑期实践团来我社考察[N];淄博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婧丹;我国高校地质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代莎;高校基建审计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3 徐丽丽;我国高校高层战略管理团队传记性特征与战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4 田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5 肖章柯;我国高校地学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胡炯;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胡燕;中美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8 谢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喻颖;我国大学排行榜公信力的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10 孙永生;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463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6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