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城发展模式探讨
本文关键词: 深圳 大学城 发展模式 高等教育 体系 出处:《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深圳大学城的建立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是新兴中心城市跨越发展高等教育的模式创新。但是,新时期大学城的发展,面临着治理模式的挑战和深圳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的压力。为了促进大学城的科学发展,更好地为提升城市的综合水平服务,需要确立其在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龙头地位,使各研究生院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实现由契约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把大学城建设成为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园区。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Shenzhen University Town is an innova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an innovation in the mode of developing higher education by leaps and bounds in new central citie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owns in the new era,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governance model and the pressure of Shenzhen to build a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city and better serve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the city,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o make the graduate schools become the entities of running schools independently of the society,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ontract management to system management, and build the university city into a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作者单位】: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分类号】:G64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乌兰察夫;;构建深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创新体系[J];南方论丛;2006年01期
2 刘春侠;;浅谈中国的大学城[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3 夏吉莉;;从高校校园文化视角对我国大学城的反思[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栾国良;;浅议大学城建设与促进城郊经济发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5 黄奇浩;对大学城建设的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陈彦明;;大学城建设的经济学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3期
7 李彩云;;浅论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J];中国教师;2008年S1期
8 王彦;王风岸;;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成本与效益分析[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王卫星;王雪峰;赵刚;;风险与防范——大学城建设中的趋利避害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年03期
10 周宪;刘冬梅;卢屏;;个性与共享: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走向选择[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勇;;黑龙江省民办高等学校发展模式研究[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郑妍鹏;戴春爱;;关于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栾奕;;高等院校开办医学编辑学专业的可行性分析[A];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5年全国医药卫生报刊主编和编辑岗位资格培训班讲义[C];2005年
8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发展之我见——高等音乐教育扩招后带来的若干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魏中华;陈雪梅;边扬;赵晓华;;浅谈交通工程专业的创造教育[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建萍;大学城建设为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李先爽;警惕大学城变成“大学村”[N];江苏科技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孟志远;“大学城应与城市均衡发展”[N];发展导报;2011年
4 李万茂;大学城建设掀起热潮[N];中国信息报;2003年
5 薛雪 何小明;展现重庆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N];重庆日报;2010年
6 袁新文;大学不能“摊大饼”[N];人民日报;2007年
7 水城;高等教育就是应该“供过于求”[N];国际商报;2007年
8 记者 王力 邓国芳;加快推进杭师大创一流[N];杭州日报;2010年
9 深圳特区报记者 马璇 通讯员 李栎 汤钱蓉 李媛 记录整理;把中国顶尖高校请来深办学[N];深圳特区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车涛 原建猛;110个亿,山西开建大学城[N];发展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勇;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2 严大龙;大学城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6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7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9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11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1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