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重点建设:我国大学内部资源配置策略
本文关键词: 大学内部 重点建设 资源非均衡配置 出处:《江苏高教》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大学内部重点建设是指大学组织实行内部资源的非均衡配置,对校内某些领域实行优先投入,以达到大学特定组织目标。主要包括大学的公共建设、学科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等内容,主要有三种类型:以大学组织目标为导向,以知识创新为导向和以学科发展为导向。大学内部重点建设的主要特点有:大学内部资源的非均衡配置;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行政机制;绩效优先的价值取向和实现大学特定的组织目标。
[Abstract]:The internal key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refers to the unbalanced allocation of internal resources and the preferential investment in certain areas of the universit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pecific organizational goals of the university. It mainly includes the public construction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There are three main types of key projects, such as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goal,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discipline development, etc.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ey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are as follows: unbalanced allocation of internal resources; The executive power is the leading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performance priorit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pecific organizational goals of the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大学内部重点建设的组织行为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A880055)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善迈;中国高等教育经费在学校内部的分配[J];教育与经济;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健;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及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华茹;王学利;毛燕;;高校理科教学中的科学思想教育问题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2 陈洪捷;;论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3 李莉春;;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的层次与能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4 冯向东;;不确定性视野下的教育与教育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3期
5 刘云杉;;告别巴别塔:走入世界的中国社会科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6 郭雷振;;学科标准视域中的“高等教育”学科属性探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4期
7 张永芝;;休谟的知识观与知识的不确定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彭文峰;;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鲁枢元;;历史学·文学·文学史——关于文学史书写的点滴感悟[J];东吴学术;2010年02期
10 申卫革;;公共教育学教材文本问题与书写方式探讨[J];大学(学术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志家;;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风险决策——以德国大气质量标准化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吴宇;;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法律的适应性规制——兼论现行环境法律规制体系的内生风险及其防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3 宋绍云;杨艳蓉;;从数据中发现不确定性知识研究[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5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7 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龙洋;我国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素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信任的缺失与重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娟;幼儿艺术教育中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于江;科学知识观的转型及其对科学教学的意义[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玲;比较教育世界体系理论分析框架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6 原忠;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刘露;从新知识类型视角反思默顿有组织怀疑主义规范[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小庆;区域高等教育竞争现状及理想格局的形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赵兴明;高校国有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许锋;高校提高办学效益的途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庆,冯厚植;对新世纪高等学校的若干新认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洪成文;企业家精神与沃里克大学的崛起[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3 刘少雪;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概况[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4 徐辉,季诚钧;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5 菲利普·阿尔特巴赫,郭勉成;跨越国界的高等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曲恒昌;打造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高教的国际竞争优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7 郭德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办学特色[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8 刘宝存;;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模式的个性化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9 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10 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成长春;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卫良;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耀刚;高等学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戴开富;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杨昕;我国医科大学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伟杰;高校学科带头人聘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高云峰;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军事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孙健;我国大学教师学术研究环境优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宋洁绚;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吴智泉;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荣光宗;;论大学教育质量自我监控[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4期
2 陈想平;;大学组织整合机制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2期
3 梁明伟;;大学学术管理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7年02期
4 张金福;;富有创新性的大学治理著作——评《大学组织结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5 胡先锋;多元权力主体与大学组织均衡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6 王彦斌;;高等教育和谐发展与大学组织角色分化[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7 周兆透;;论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及其管理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9期
8 胡仁东;戚业国;;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协调机制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9 英华;欧洲各国大学加强合作交流[J];中国职工教育;1995年02期
10 孔垂谦;大学组织发展的实质与边界[J];煤炭高等教育;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国家发改委:我国将重点建设粮食物流的五大通道[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2 李晓婷;;两种社会结构和我国大学组织的特点[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舒晓兵;刘琴;;中层管理者领导行为与领导效能的关系——基于大学组织的实证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珍;;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档案工作[A];陕西省档案学会第八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C];2004年
5 张立新;姜华;林涛;;大学管理成本的内涵分析: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李桂荣;;大学组织变革成本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张立新;吴绍春;;和谐视阈下的大学组织结构变革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赵宏伟;易良廷;;《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建设模式探讨[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李晓婷;;寻找高校的科学定位 推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对北京市属高校引进人才工作状况的实证研究[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交流·合作·共同发展[A];首都师范大学五十周年校庆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志明 曾令华;西樵将组建纺织联合体[N];中国纺织报;2005年
2 朱朝晖 金咸;温州重点建设四大临港产业基地[N];中国交通报;2006年
3 记者 雷蕾;我市重点建设开局良好[N];丽水日报;2006年
4 郭军峰;我市苹果活牛建设基地列其中[N];平凉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抓重点建设 经济实现六大突破[N];六盘水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唐景莉邋杨晨光 毛帽;迈向世界前列的坚实步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袁泉;西峡县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N];中国档案报;2005年
8 闻欣;重点建设扎实推进 改革开放成效明显[N];安庆日报;2007年
9 孟萍;广西重点建设15项文化旅游项目[N];广西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张丽辉;我省高校新增21个省级重点学科[N];河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尹建锋;香港地区大学章程及其对大学组织文化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年
4 马廷奇;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任初明;我国大学院长的角色冲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海威;大学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何淳宽;中国大学学术性准正式组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王彦斌;权力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季诚钧;大学组织属性与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侯志军;社会资本与大学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永安;新时期大学组织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俞冰;大学组织要素与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魏路;重点建设项目远程审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朱春发;大学组织故事的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邓媛媛;大学教师文化:解析与建构[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左宇希;伦敦大学组织结构及其特点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欣兰;教授对大学组织学习力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王得忠;现代大学组织决策模式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川生;管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组织文化建设路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赵明;论重点学科在大学组织中的作用[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34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3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