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科学传播视域下的大学生科学素质现状调查

发布时间:2018-02-28 17:46

  本文关键词: 科学传播 大学生 科学素质 现状调查 出处:《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结合科学传播理论,从科学素质的三层含义着眼,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部分江苏省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科学素质状况。发现当前即便在理工科高校,也是关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较多,而对科学素质培养却很不够。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管窥对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落实并不理想,提出在科学传播视域下如何更好地增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问题。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meanings of scientific quality,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ulti-stage random sampling, investigates the scientific quality of some full-time college stud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It is found that eve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It is also concerned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but it is not enough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diathesis.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quality edu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Plan of Action on Science quality 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s not ideal, and the question of how to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is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传播视野下的大学科学教育”(09SJB880095) 2011年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分类号】:G64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少雪;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概况[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于万辉;;我国科学教育问题新论[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3 刘锦春;;基于科学传播学背景的科学教育的人文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2期

4 王章豹;高校应当肩负起科学技术普及教育的神圣使命[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6期

5 朱小蔓;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性素质[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01期

6 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2009年02期

7 王能东;科学文化精神与科学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许加彪;;科学传播的当下使命与路径创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9 秦静良;;大学生群体科学素养内涵指向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4期

10 张晶;尹兆鹏;;科学传播理论的历史考察:将“传播”理念引入“科学”的历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吴国盛;[N];科技日报;2000年

2 □刘华杰;[N];中华新闻报;200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国凤;;实用型理念:一种深化的新课程改革发展观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周玉春;金保方;;关于男科疾病科普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北方药学;2010年04期

3 刘燕影;;大众传媒在科学民主化进程中的角色分析[J];今传媒;2012年06期

4 黄琪;;基于情感体验的语文情境教学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董娇妍;;情感教学及其三阶段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扬风;移情教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7 欧潮海;;关于工科院校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8 卢娜;;谈英语学习中的兴趣激发[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7期

9 章黉;;麻省理工学院与加州理工学院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比较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石迪飞;;英语情境教学的情境设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红霞;任嵘嵘;;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新探[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小平;;风险社会的媒介素养:“风险传播”的视角[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3 许珂;;科学技术传播学研究现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湖北省科协课题组;曲颖;;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A];2010湖北省科协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培俊;;公共产品属性科普资源的分类及其开发机制研究[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6 李培俊;;从国外未成年人科学教育发展趋势探析社会科普场馆与学校科学教育互动的特点[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乃胜;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耿淑玲;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柏杨;军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4 张红方;我国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的互动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靳莹;结构主义视角下的化学概念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2 严佩芳;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健;从《天使与魔鬼》的科学传播影响透视科学形象重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马曙;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科普公共政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郑志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琴;窦桂梅语文教育观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傅翘楚;科学传播理论视野下的科学博客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8 曲建平;情感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晓岚;欧盟科学教育改革政策研究(1999年-2010年)[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玉;我国报刊中类科学内容传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杰;;科学传播的四个典型模型[J];博览群书;2007年10期

2 田松;;稻香园新笔之六 科学的技术到底满足了谁的需求[J];博览群书;2008年07期

3 曲铁华,李娟;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6期

4 邓达,李壮成;走出科学教育的现代迷茫[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5 王永斌;;中国科学教育的问题、困境与发展策略[J];教育与现代化;2007年01期

6 刘德华;中国科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嘉应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7 饶浩;自然科学教育的本质[J];教育科学研究;1988年01期

8 别敦荣,徐景武;论大学科学教育改革[J];科技导报;1999年12期

9 朱小蔓;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性素质[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01期

10 温家宝;;努力开创面向21世纪的科普工作新局面——在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科协论坛;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泽;;我国大学生科学素质的调查与分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 陈耀辉;游金辉;;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年23期

3 顾云华;;论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意义及途径[J];文教资料;2008年29期

4 李丹;;关于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5 史兆光;林红霞;张杰;丑莉莉;;全面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刍议[J];航海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6 邵献平;袁岳;;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许珍琼;;高校科学思想教育与大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兼谈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颜卫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科学素质课程建设探索[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黄娟;浅议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10 刘珂珂,徐凤萍;谈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J];山东电大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宋昕璐;陈友庆;;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佳琪;;大学生离传统文化有多远?[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周光凡;;大学生戏剧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王浩;地方大学生军事择业心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10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玲;论物理学史对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俞琛捷;论化学史对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王绍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9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48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48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4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