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构建绿色校园文化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11 14:35

  本文选题:绿色校园文化 切入点:生态文明 出处:《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保护意识和能力,对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Abstract]:The party's eighteen first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socialist caus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 socialism "five in one",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at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耀华;;创建绿色校园文化[J];教书育人;2009年11期

2 张彦;;以“精致化”要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长丽;尚俊杰;;论“看不见的服务”和精致化管理[J];北京教育(高教);2012年03期

2 邓荣宗;;文化软实力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再思考[J];世界有色金属;2012年05期

3 陈晓蔚;;校园网络文化的德育功能——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杨向鹏;;以精致化理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1期

5 张馨;丁贞栋;魏长林;;高校辅导员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意义与要求[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03期

6 吕晓轩;;精致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能力与素质建设初探[J];高校辅导员;2011年06期

7 滕飞;;大学生网络社交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探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2年05期

8 李超;;研究生精致化管理的实践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20期

9 黄一珊;;精致化德育:学校德育新视角[J];高教论坛;2013年01期

10 文粉娟;;管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探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丹;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建设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2 文粉娟;福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志仁;面向21世纪的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2 王铁军;;精致化:学校管理的新理念、新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陈平;;台湾教育的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4 王毓;关于优质教育的理性思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7期

5 杨显贵;张昌民;;精细化管理与大学管理精细化[J];上海管理科学;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建明;;生态文明教育进高校的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0年23期

2 刘月岭;武立敬;;论生态文明与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合[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钱光辉;何洁;洪昀;;生态素养大学生的培养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刘启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绿色教学初探[J];时代人物;2008年04期

5 程伟礼;;生态文明与资本的两重性[J];学习月刊;2008年03期

6 张忠迪;;大学教育生态化与生态型大学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0期

7 韩延伦;;美国高校建设“绿色大学”的经验及启示[J];大学(学术版);2011年03期

8 徐志华;;关于“生态大学”之“生态”与“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之“文明”的思考[J];黑河学刊;2011年04期

9 柳亚;;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思考[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8期

10 曲海燕;;生态文明视域下女大学生职业教育探索[J];成人教育;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一涛;;民办高校产权:分析框架的初步建构及应用[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章颖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大力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产业为例[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田舒黎;;网络——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依托[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杨学义;;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健康可持续发展[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曾美玲;;“两课”扬长教学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6 贺尊;;文凭信号: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张力[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王洪明;;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努力建设生态型城市[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8 Khunying Suchada Kiranandana;;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大学(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浣坚;陈岳堂;;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与治理对策探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钟艳;;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朝辉 周亚梅;做生态文明倡行者 共同建设低碳保定[N];保定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翟绪琴;对大学生村干部进行培训[N];毕节日报;2009年

3 周贵发;创建生态文明学校的思考[N];贵阳日报;2010年

4 浙江树人学院 徐绪卿;崭新课题:可持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赵榴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应解决的几个问题[N];河南日报;2003年

6 实习记者 李玫;让爱情可持续发展[N];珠海特区报;2006年

7 席焕久;营造和谐之风 建设节约型校园[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郑晋鸣;江苏九所高校:可持续发展坚强后盾[N];光明日报;2002年

9 记者 吴长锋;合肥工大:从源头寻求制造业可持续发展[N];科技日报;2010年

10 陈敬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大学[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慕静;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2 杨欢;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新梅;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聂爱华;高校环境道德教育[D];苏州大学;2005年

3 孙立元;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袁惠龙;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李欣;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李萌;来华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卞海勇;德育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大学校园文化生活[D];苏州大学;2006年

8 胡伟华;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9 陈娟娟;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位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祝少辉;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98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98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6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