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及化解策略——基于湖南15所独立学院的调查
本文选题:辅导员 切入点:工作压力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摘要】: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教师工作压力问卷对湖南省15所独立学院的322名辅导员施测。结果表明:60%~80%的被试明显具有职业倦怠,24%被试认为工作压力强度大。为此,从独立学院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员与岗位的匹配以及辅导员培训等方面提出了若干策略。
[Abstract]:Using self-designed general situation questionnaire, teachers' job burnout questionnaire, 322 counselors from 15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Hunan Province were tested by the teacher work stress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80% of the subjects had job burnout and 24% thought that the job stress intensity was high. Therefor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unselor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was analyzed. Some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in the aspects of the matching of counselors and positions and the training of counselors.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基金】:湖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湖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资助课题[08QN32]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晶;;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调查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李虹;;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类型和压力强度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3 李虹;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指标[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4 徐长江,时勘;工作倦怠: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5 江莉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莉莉;;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综述[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罗柯;;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3 白玉苓;;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以服装企业知识型员工为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徐晋华;;谈编辑的职业倦怠与调适[J];编辑之友;2010年09期
5 裴利芳;王燕妮;;工作倦怠的因素分析与研究发展述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陈谢辉;徐萍;;保险公司员工工作倦怠的成因及其干预对策研究[J];保险研究;2007年11期
7 薛红霞;刘爱芹;刘霞;;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以北京印刷学院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刘美辰;;公务员工作倦怠现象浅析[J];才智;2009年20期
9 唐云;张莹;孙雪莹;李媛媛;李顺奇;;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0期
10 郭秀兰;;浅议高校教师对“学生评教”的心理效应[J];成功(教育);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胡婉丽;;中庸文化取向下的组织成员创新意愿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舒晓兵;孙健敏;史茜;;工作压力研究:国内二十年的回顾与评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天印;基于系统模拟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潘伟颖;房地产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相关因素和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石蕾;知识型员工职业倦怠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寇冬泉;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5 蔡传明;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新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敬业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章震宇;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白玉苓;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9 曾晓娟;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占立;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与工作倦怠:时间管理倾向调节作用[D];苏州大学;2010年
2 戴喜梅;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小玉;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趋势下的职业倦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韦秀英;职业化视角下谈高校辅导员的活力[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淑兰;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吴涛;基层国税系统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探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陈盛科;福州地区警察职业倦怠、自我和谐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林伟毅;高校辅导员心理状况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袁媛;湖南省林业企业员工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10 毕明;饭店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的整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曦艳;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分析及调适策略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7期
2 梁芹生;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之探析[J];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3 刘占文;试论高校教师的流动性与稳定性[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4 李虹;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指标[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5 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6 江莉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年02期
7 乔硕功;徐建军;;高校德育工作者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干预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03期
8 潘欣,权正良,钱玉燕;大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澜;史光达;仇梦欢;;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探因及其调适[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2 陈晶;;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肇庆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靳媛;;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原因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09期
4 黄雄英;刘兟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6期
5 何湘江;;高校辅导员自我职业发展能力的培育——基于消解职业倦怠的视角[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李磊;王小月;历鹂;;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的成因分析[J];管理观察;2008年15期
7 贺斌;;新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11期
8 鞠鑫;;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心理学分析[J];人民论坛;2010年29期
9 李素芳;;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之乐[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曹建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畅;伍新春;;应对方式对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调节作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陈峗U,
本文编号:1665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6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