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等教育优质教学:释义与批判
本文选题:英国 切入点:高等教育优质教学 出处:《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12期
【摘要】:为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高等教育教学的地位,2000年以后,英国政府和高校将高等教育优质教学实践放在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实践活动离不开理论研究的指导。英国高等教育优质教学含义和内涵的不确定性使其实践类型多种多样,而对高等教育优质教学的批判又对这一理念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并提供了新的契机。对高等教育优质教学内涵的阐释不能脱离研究者的价值立场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而对其批判性的思考更有利于我们客观地理解这一理念的发展。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status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after 2000, The British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put the high quality teaching practi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guidance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uncertainty of the meaning and connotation of high quality teaching in British higher education makes i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types of practice, The criticism of high quality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hallenge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concept and 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The explan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high quality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value standpoint of researchers and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critical thinking is more conducive to our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concept.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649.56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超;;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嬗变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2 苏宝荣;汉语语文辞书的词性标注及其对释义的影响[J];辞书研究;2002年02期
3 唐小林;;电子文件特点质疑[J];档案管理;2006年01期
4 黄鸿鸿;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国际比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舒志定;大学教师学术观念的哲学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龚蛟腾,侯经川,文庭孝;《“公共知识管理学”解构》何解之有?——释疑张践明同志之商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03期
7 连莲;西方教师专业化的传统模式及其转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马荣春;论刑罚本质、功能及其相互关系[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9 张静;高校扩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胡林龙,朱先武,熊尚鹏;法学教育实践性课程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璇;汉语语义知识的表示及其在汉英机译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马红妹;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上下文语境的表示与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3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清才;基于粗集的汉语建模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年
7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8 范履冰;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江海平;国际习惯法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有为;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2 齐卓彦;城市滨河景观与滨海景观的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郑庆文;税费改革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远碧;论关系[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田宝军;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婕;审计判断的质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孙芳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其相关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定锋;武术套路教练员的素质结构及自我评价[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9 刘延云;阿什比高等教育生态学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王庆辉;地市高师升格转型与教师教育创新[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祥英;;英国高校创业教育初探[J];科技资讯;2011年23期
2 任百惠;;英国签证政策解析[J];考试与招生;2011年Z1期
3 四海;;流落街头的英国大学生[J];黄金时代;2002年12期
4 刘继亮;;中英促进大学生就业对策的比较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9期
5 王涛涛;;英国高等院校评估制度的历史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陈甲妮;;英国禁止私家车送孩子上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年Z4期
7 何颖贤;;二十一天的收获[J];黄金时代(学生族);2011年07期
8 书香;;英国大学,学费飙涨没商量?[J];黄金时代;2011年01期
9 周洲;;英国高等教育的创新战略——基于《2004-2014科学与创新投资框架》及年度报告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1期
10 王娜;;英国高校科研水平评估的发展与创新[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立科;;英国文官制度改革与英国当代高校招考制度的形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刘玉芹;;浅谈英国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刘春;;英国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与质量保证机制[A];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淡然;英国名校热衷钻研战争[N];中国国防报;2007年
2 韩晓蓉;留学英国毕业后可停留两年[N];东方早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姜乃强;英国期待优秀学生,你准备好了吗?[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严峻嵘;明年英国留学政策有变化吗?[N];人才市场报;2006年
5 小田;“IELTS考生留英总动员”火热进行中[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6 徐慧;加强“就业合作”成关注焦点[N];北京商报;2007年
7 刘锡潼;2007留学英国政策利好[N];北京商报;2007年
8 廖冬梅邋李松林;英国高招校内外考试并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驻伦敦记者 郭林;英国将改革大学录取制度[N];光明日报;2006年
10 ;为英国教育服务[N];国际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淑红;利益的博弈: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高耀丽;英国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晓宇;英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与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日刚;加强大学社会服务功能过程中政府职能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5 湛毅青;中国高校科研间接成本及其分摊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林静;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何鹏;英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曼丽;英国职前教师教育的伙伴关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米丽芳;英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同化趋势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高义峰;“剑桥现象”—英国高等教育双向参与机制的成功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结;英国政府与大学关系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晓涛;英国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金丽;英国高校创业教育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茜;布莱尔第一、二任期内的英国高等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罗侃;英国高校科研评估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70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7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