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社会化过程中当代大学生偏差行为的引导和矫正

发布时间:2018-04-05 19:10

  本文选题:大学生 切入点:偏差行为 出处:《复旦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改革大幅扩招以来,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在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3岁之间,是身心成长和实现社会化的生要阶段,这一阶段社会化的质量对个体的一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发生的偏差行为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剖析其表现特点和产生原因,探讨了目前学校对大学生偏差行为的干预机制和存在缺失,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控制大学生偏差行为的举措思考,以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所谓大学生偏差行为,是指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发生的违反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或者社会期待,从而受到社会多数他人的否定性评价,造成大学生心理生理产生不适应状况的行为。本文将偏差行为视为中性概念,认为偏差行为不仅具有负向的破坏性,同时也是具有正向建设性的活动。针对不同的偏差行为应当运用不同的应对方法,为了个体社会化的完成和社会秩序,某些负向偏差应得到矫正;而对于正向偏差则应予以客观看待并主动加以引导,使其同社会发展接轨,从整体上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Abstract]:Since 1999 China ' s higher education enrollment policy reform has expanded significantly , the propor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ociety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 The age of college students is generally between 18 and 23 years . It is the secondary stag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ization . The quality of socialization in this stage will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individual ' s life .

This paper defines and classifies the deviation behavior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socialization process , analyzes their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 probes into the intervention mechanism and the absence of the current school ' s intervention mechanism for college students ' bias behavior ,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construct and perfect the deviation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 with a view to achieving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

The deviation behavior is regarded as the neutral concept , and the deviation behavior is regarded as the neutral concept , and the deviation behavior is regarded as a neutral concept , an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deviation behavior not only has negative destructive effect but also positive and constructive activities .
The positive deviation should be viewed objectively and actively guided so as to conne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s a whole .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剑鸣,郁贝红,黄睿;青少年偏差行为及其人类生态学观[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卢文艺;;跟孩子交流,,给话里加点“调料”[J];家教指南;2007年06期

3 候崇文;出入不当场所的青少年与偏差行为[J];青年研究;1998年10期

4 吴军民;澳门边缘青少年偏差行为及其教育干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叶学文;娃儿不爱讲话是咋了?[J];独生子女;2004年04期

6 杨秀娟;控制理论在德育中的体现和运用[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李爱芹,尹艳红;青少年偏差行为及其预防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高国抗;把握当代大学生新特点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高教探索;1986年01期

9 邢铁华;;论当代大学生[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6年01期

10 叶衍传;;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及管理教育方法再探[J];惠州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俊霞;巩绪福;;试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逆反心理[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司树鹏;;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与重构[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徐建平;;析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4 井世洁;郭鑫;;当代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顺辉;邹洁;刘彦红;;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6 曹飞;;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赵红勋;;浅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8 颜隆忠;;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影响的SWOT分析——基于某高校的调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9 范云平;;健全心理素质——当代大学生的课题[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10 戴新民;李顺来;何楣;谢海波;;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悖于传统[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君;关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组织人事报;2005年

2 董洪亮;当代大学生思想积极健康向上[N];人民日报;2004年

3 王晖;做人才文才口才皆备的大学生[N];河南日报;2007年

4 记者 李云萍;大学生,你在校园还好吗[N];石家庄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雪林;大学生:学业越来越轻松[N];文汇报;2007年

6 记者  赵新颜;为加快中原崛起贡献青春和力量[N];新乡日报;2007年

7 云师大冬阳爱心社 黄敏;为环保事业贡献当代大学生的力量[N];云南日报;2006年

8 中央财经大学 哈战荣;加强孝道教育 实现代际和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向杰;志愿服务西部是当代大学生正确选择[N];科技日报;2004年

10 闫世东、张国柱;网络文化与当代大学生[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岳鹏;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邱钰斌;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蒙丹;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江宁;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俞海洛;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浙江大学;2005年

8 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秀敏;我国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徐晓宁;当代大学生政治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巧蓉;论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徐冬娜;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莉;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文化动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齐亚红;当代大学生消费道德观透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尹红霞;人的现代化视阈下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张静;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启华;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16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16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2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