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刍议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8-04-12 09:52

  本文选题:课程与教学 + 大学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课程与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形式与核心内容。通过对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对大学教师发展的失衡状态,即在发展路径上过于重视学科学术性、在发展指向上过于强调工具理性、在发展目的上过于追求功利性的失衡状态进行剖析与反思,进而提出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新理念及实践途径,以实现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本真意义的回归。
[Abstract]: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re the basic form and core content of college educatio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easibil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development i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nd the unbalanced stat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development, that is to say, too much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academic nature of subjects in 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too much emphasis is placed on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i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eturn of the true meaning of university teachers' development i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reflects on the unbalanced state of pursuing the utilitarian too much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new ideas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北华大学高教所;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课程与教学指向的大学教师发展研究”(编号:DIA110260)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大学分类定位与教师发展指向研究”(编号:ZZ111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小东;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 促进知识经济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王凌皓,姚玉香;教育起源学说综述[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曹影,李秋;汉代教化的源起及其德育职能[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王生钰,李培凤;论高等学校管理的新视角——知识分子及其组织的本质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6 施晓光;;大学:三种意义上的释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7 王志刚,王昌民;学科特色是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四(上)[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王志刚,王昌民;关于培育学科特色若干问题的思考——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四(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谷贤林;政府与大学关系纵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鲍嵘,刘尧;政府扶持还是市场竞争——兼评一流大学成长的外部环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克平;;借鉴周代教育传统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金世余;;我国近代教会学校音乐教育之影响管窥[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10 衷海燕;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学鲁;我国高校传统校区的建筑及其外环境更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2 邱嵘;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国艳;中国近代女学发展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吴绍芬;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魏腊云;高等教育产业化及其价值取向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7 林勇成;语文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与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伊焱;教育的实然发展与应然追求[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春红;试论儒家和谐教育理念及其现代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唐爱民;当代中国大学“做人教育”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李小红;论教师的课程创生[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3 魏小琳;;后现代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等等;;大学教育在变革社会中的价值追求[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04期

2 唐晓敏;;自由的大学教育让国家强大[J];生活教育;2011年13期

3 钟澳;;试论大学教育精神的本质回归[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4 许劲;;大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J];考试周刊;2011年48期

5 易洁;;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6 连清川;;大学对社会有什么用?[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3期

7 宋路平;;大学人文精神亟需“返魅”——读金耀基《大学之理念》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5期

8 陈涛;;论大学教育的真实含义[J];湖南农机;2011年07期

9 ;农村孩子是否鼓励上大学?[J];黄金时代(学生族);2011年04期

10 武世兴;杨亚鸿;;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考夫曼创业基金会关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方昱;;钱穆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郭云凤;;阿什比的技术人文主义大学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吴国娟;;试析蔡元培大学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邓春英;;论革新经济时段的越南大学教育(1987-1995)[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杨岚;;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人格培养[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陈慧;苏馈足;袁守军;胡真虎;;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的探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7 秦国柱;;试论数字时代的大学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张晓梅;;大学教育应注重对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培养[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黄平;;游学——大学教育中的轻骑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郭广义;;网络技术与大学教育[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绍福等;大学教育办得“非常成功”?[N];东方早报;2005年

2 王石川;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傅新;大学教育不能变成“考证教育”[N];光明日报;2005年

4 宗边;大学教育要更加贴近行业要求[N];中国建设报;2005年

5 中山大学教授 程美宝;大学教育是怎样完蛋的[N];南方周末;2008年

6 蔡达峰;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大学教育[N];团结报;2008年

7 ;重磅推出大学教育的“他山之石”[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郭立场;“零工资”就业拷问大学教育[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9 记者 秦勇 颜安;2017年我市将普及大学教育[N];重庆日报;2009年

10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 邹至庄;怎样改进中国的大学教育[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飞虎;大学教育智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陈何芳;大学学术生产力引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牛慧娟;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卢宁;战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强;大学生命教育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晓燕;大学教育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罗慧慧;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李金桥;大学校徽意象论[D];中南大学;2007年

4 黄锦生;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隋国华;论强化大学“科学”与“人文”双重素质建构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8年

6 肖敏;我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王艳萍;灵魂的唤醒与生存的超越[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晓伟;社团在大学校园中的道德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金红梅;论智慧陶冶与大学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振喜;新纲要视角下的大学教育质量管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39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39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0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