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一解
本文选题:学术 + 知识型 ; 参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摘要】:大学以学术为中心,大学教师以学术为其志业。高等教育各界主体所持的学术观是大学的根本。厘清学术的内涵,理解当下时代的学术观实为必要。虽然学术具有强时空性,但它仍拥有固定内涵。学术的结构包括知识、研究、交流和自主四个维度。学术的特性体现在复杂性、专业性、研究性、创新性等方面。学术的判定标准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但二者因为学术观的影响往往不能达成一致。当前,我们处于科学学术观时代。但已发生变异的科学主义的学术观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而要致力于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根本上着手于学术观的变革。后现代知识型为我们提供了契机,而博耶的大学术观则是学术观变革的起点。
[Abstract]:The university takes the academic as the center, the university teacher regards the academic as its ambition.The academic view held by the main body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university.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of academic and understand the academic view of the present era.Although academic has a strong space-time, but it still has a fixed connotation.Academic structure includes four dimensions: knowledge, research, communication and autonomy.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are embodied in complexity, professionalism,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so on.The criterion of academic judgment lies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but they often can not reach agreement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academic view.At present, we are in the era of scientific academic view.However, the changed scientific academic view has brought many problems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need to fundamentally start with the change of academic view.Post-modern knowledge provides us with an opportunity, while Boyer's great academic view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hange of academic outlook.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我国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研究”(12YJC88088)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洪捷;;论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2 张意忠;论大学教授的学术水平[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田海洋;於荣;;论地方高校的大学精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曾中秋;高等教育功能实现刍议[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4 张烨;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矛盾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赵为,栾培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益[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王正福;确立教师在大学学术管理中的主体地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陈洪捷;论寂寞与学术工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赵婷婷;从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看我国大学素质教育改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雷庆,冯厚植;对新世纪高等学校的若干新认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唐华生;大学文化建设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贾云鹏;刘青秀;;论我国的教育市场分割[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眭依凡;;改造大学 大学校长不能放弃的责任[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郑宏;;本科通识教育改革后教育质量管理探索——实施两阶段分流制[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康全礼;;论本科教育[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陈小红;;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科学建设[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彭拥军;;高等教育功能研究的反思[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10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2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9 张慧洁;巨型大学组织变革[D];厦门大学;2003年
10 刘铁;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邦俊;高等教育评价观念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瑞;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姚建根;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成本个人分担[D];浙江大学;2001年
4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君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贺燕丽;略论新时期我国的大学职能[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朱丽翔;主体性大学生道德素质评估之主体性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乔玉香;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白健;中美高等教育依法治教之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武洁琼;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洪捷;论寂寞与学术工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金卫;李芳;;高校教师人力资源价值模糊评价方法的应用[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吴芳;;论高校“知识型”员工的心理需求与柔性管理[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邵波;后现代知识型视野下的大学研究职能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03年04期
4 ;最新学术观点[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张胤;“理性”与“癫狂”:“知识型”观照下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另类意义解读——激进的知识社会学视角的考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21期
6 宋燕;;后现代知识观阈中的大学职能简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8期
7 邵波;后现代知识型视野下的大学研究职能探讨[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党昱罡;关于“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的几个问题[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1994年Z2期
9 阎光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学术观——是对传统的更新,还是重塑?[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10 梁柱;蔡元培的学术观及其大学课程建设思想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盛晓明 陈祚启;江西理工大为奥博特培训知识型技工[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2 文汇;上海二工大调查:企业看好知识型技能人才[N];经理日报;2008年
3 叶莎莎;助困“升级”:从劳务型走向知识型[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徐亢美;杨浦 大学的城区 城区的大学[N];文汇报;2005年
5 姜敏;沈阳培养不要学位的农民大学生[N];今日信息报;2006年
6 胡礼文;创业教育:高校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N];江西日报;2005年
7 徐同文;关于高教体系结构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4年
8 袁婷;“新女学运动”变身贵族化教育?[N];中国商报;2010年
9 傅鸿飞;建立正确的人才观尤为重要[N];中国改革报;2006年
10 罗昆娅;云南每年选聘2000高校生到基层[N];昆明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宋爱忠;当下中国知识型失业透视——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曹留成;论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学术观[D];河南大学;2007年
3 潘黎;基于知识布局的辽宁普通高校分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陈铭心;从高校教师培训到高校教师发展[D];厦门大学;2009年
5 董长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冰峰;胜任力模型与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6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5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