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试析林业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18-04-18 19:20

  本文选题:林业院校 + 拔尖创新人才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我国林业院校的林科类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敬业精神不足等问题。面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对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林业院校需要借鉴国外林科类人才培养制度和培养方式,立足于我国实际,从创新培养理念、构建培养制度、探索培养途径等三个方面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Abstract]:The training of forestry talents in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reasonable knowledge structur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lack of devotion to work.In the face of the dema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forestry for high quality and innovative talents,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learn from foreign forestry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and train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innovative training idea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ree aspects: constructing the training system and exploring the ways of training.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中之重立项研究课题“林学本科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1JSJG007)的阶段研究结果
【分类号】:G6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倩;;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7期

2 张晓倩;;让科研走进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教书育人;2011年24期

3 李克武;胡中波;郑伦楚;;以学科交叉路径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7期

4 李丹;衡翠;移峥峰;;江苏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7期

5 衡翠;李丹;移峥峰;;论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7期

6 高东磊;周刚;王强;;我国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与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年02期

7 殷朝晖;;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11年04期

8 张建林;廖文武;樊智强;包晓明;;大众化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培养之道[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9 移峥峰;周述章;李丹;;江苏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政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8期

10 叶赋桂;罗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彬恒;陈遇春;;坚持改革与建设并重 推进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郝克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赵忠;陈遇春;;农林高校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陈清龙;;高等学校与科技创新[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张雅绮;王安国;;关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思考[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6 傅丰林;王平;;MIT&Stanford两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课程设置比较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发[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袁驷;;一流大学: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杨冬晓;金心宇;王勇;虞露;王德苗;张朝阳;;培养工科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探索[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济;;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摘录)[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谢均;;研究生创新性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召开[N];新清华;2009年

2 实习记者 陈卓琬;大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N];新清华;2010年

3 本报通讯员 冯文波;加快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海洋报;2010年

4 记者 杨晨光;力争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有所突破[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任丽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入“试验”阶段[N];中国改革报;2011年

6 马德秀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孕育新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教务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殿堂[N];新清华;2011年

8 记者徐德明;探索高中高校合作模式 联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天津教育报;2010年

9 记者 李文亭;昌大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江西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李林霞 通讯员 史文利 张t$;太原理工大学多渠道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山西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明;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D];兰州大学;2012年

2 杨淞月;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3 孙鑫;本科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永雷;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徐昕;拔尖创新人才本科阶段的培养模式探索[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艳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辅导员工作的思考与探索[D];山东大学;2012年

7 范兢业;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刘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纪梅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10 张伟;华中科技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案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69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69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a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