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探析及其危害控制

发布时间:2018-05-05 21:10

  本文选题:大学生 + 手机成瘾 ; 参考:《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由于大学生过度地使用手机而导致心理或生理上不适的一种手机成瘾病症,表现为过度滥用手机,在不该用的时间或场合也频繁使用;手机干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离开手机时,许多大学生身体会感到一系列的不适感,严重时会出现心跳加速、头晕发热、肠胃功能不适和手脚发麻等症状。目前,手机成瘾现象已在大学生中大量存在并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手机成瘾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他们逃避现实生活,影响学业,造成学习成绩质量下降。因此,高等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家长悉心协助学校和教师,强化大学生自我调控,正确引导手机成瘾大学生健康的学习和生活,去除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坏习惯,专注专业学习,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mobile phon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in college students' life. This is manifested in the excessive abuse of mobile phones and their frequent use at the wrong time or occasion; the interference of mobile phones with normal life and study; and the fact that many college students will feel a series of discomfort when they leave their mobile phones, and their heartbeats will accelerate in severe cases. Symptoms such as dizziness and fever, gastrointestinal malaise, and anaesthesia of the hands and feet. At present, the phenomenon of mobile phone addiction has been a larg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aus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nd research. Cell phone addiction seriously 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leads them to escape from real life, affects their studies, and results in a decline in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the par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carefully assist the school and teachers, strengthen the self-regul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guide the healthy study and life of the students with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nd remove the bad habits of cell phone addi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ocus on professional studies and complete college studies successfully.
【作者单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3YBB168)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SK3045) 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K1308019-31) 湖南省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重点项目(FDY13004)
【分类号】:G64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喜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4期

2 王小运;伍安春;;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陈丽晶;关于大学校园手机“短信文化”的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年04期

4 邱致燕;吴琦;张斌;;大学生手机成瘾者应对方式、情绪及人格特质的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喜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4期

2 赵亭;;青少年“新媒介依赖”病态心理透析[J];沧桑;2007年05期

3 王小运;伍安春;;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施福新;;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吴朝阳;栾忠恒;;试论大学生手机短信异化及其矫治[J];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张虎;余瑞福;;手机对大学生的负性影响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2期

7 田洁;;重视做好高校“拇指一族”的思政教育工作[J];消费导刊;2007年11期

8 秦曙;;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年02期

9 郭薇薇;;“拇指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传承;2011年06期

10 潘高爽;;手机短信语言探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凯;手机媒体对高职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岩;曾维伦;何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罗玉华;黄彦萍;游敏惠;;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王欢;祝阳;;手机媒介互动性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效用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祝阳;王欢;;手机媒介对高校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作用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陈丽晶;关于大学校园手机“短信文化”的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年04期

6 秦曙;;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年02期

7 屠斌斌;章俊龙;姜伊素;;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韩旭东;李逸龙;;大学生网络成瘾及与人格因素、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年30期

9 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12期

10 文远竹;喻波;本刊编辑部;;手机怎能成为最亲密的伙伴?[J];青年探索;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艳;张恒龙;张基涛;;大学生对辅导员满意度网络测评工具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2010年03期

2 焦丽华;段涛;;学校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测评工具浅析[J];才智;2010年2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云飞扬;大学生怎样提高就业能力[N];中国人事报;2005年



本文编号:1849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49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2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