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不同录取方式下大学生主观匹配度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08 00:35

  本文选题:高考 + 自主招生 ; 参考:《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12期


【摘要】: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不同录取方式下(普通高考录取、自主招生录取、保送录取),学生的主观匹配度的差异,以及主观匹配度对个体的态度(学术满意度)和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录取方式下的学生的主观匹配度的确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信息的完备程度存在着关联。结果分析显示,高校加强特色办学,让学生有明确的标准判定自己是否适合该高校/院系,同时高校在录取过程中对学生从匹配的角度进行适当的筛选,有助于学生与高校两者的适配与发展。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ubjective matching degree of students in different admission methods (gener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dmission, independent admission, walking admission, etc.) And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matching degree on individual attitude (academic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t is found that the subjective matching degree of students in different admission modes is different, and this difference is related to the completeness of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characteristic schools, let students have clear criteria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y are suitable for the university or depart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hould screen the students from a matching point of view in the process of admission. It is helpful for the adap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G64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权;薛艳;刘伟;;专业匹配性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及应对[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7期

2 韩玉志;;学生满意度调查在美国大学管理中的作用[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3 李金波;;新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面临的挑战及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4 关丹丹;张厚粲;;大学生“兴趣-专业”适配程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05期

5 吕林海;郑钟昊;;中韩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术经历满意度研究——基于南京大学和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1期

6 薛艳;谭顶良;傅宏;;大学生专业匹配性与学业成绩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明;金龙;张艳;;英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及其启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杨晓明;姜灵芝;;高等学校大学生满意度测评及实证分析——以中国某高校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韩志新;;大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J];才智;2010年20期

4 郭艳利;;高校教学质量工程中的学生参与评价[J];法学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5 姜伟;;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满意度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初云宝;;户籍与大学生学习成绩相关研究——以广东省三所大学为例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11年03期

7 金哲洙;;大学生满意度的研究概论[J];广西教育;2012年19期

8 杨炜长;;民办高校学生满意度建设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年03期

9 周艳菊;陈倩;;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满意度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10 孙岚;魏建华;;来华留学生外语授课国际化专业满意度调查研究——以浙江科技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陶美重;高等教育消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洪彩真;高等教育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王树宏;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崔东植;城乡高中学生家庭背景与大学专业选择意向关系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许长勇;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影响机制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栾旭;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邹峰;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满意度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袁昆明;在校大学生对高校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艳蓉;高校教学服务满意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史若萌;高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张文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毛兴永;高师生的专业认同及其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琰;基于师生心理契约的学生满意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王艳杰;高校教学服务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刘盛;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偏好因素的联合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本禹,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5期

2 陆根书;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罗亚莉;刘衍玲;刘云波;;大学生专业承诺现状的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08年02期

4 于京天;从中美比较中看提高中国高校教育质量的几个关键问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王坤庆;;关于大学教师课堂教学风格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6 张红霞;曲铭峰;;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及启示——基于全国7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4期

7 邹艳春;认知风格: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心理学分析[J];教育评论;2002年01期

8 马永红;赵雪梅;;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激发的探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龚放;;聚焦本科教育质量:重视“学生满意度”调查[J];江苏高教;2012年01期

10 吕林海;汪霞;;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实施的学生满意度调研[J];江苏高教;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楠亭;;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改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王运辉;单文宾;;艺术类本科录取方式改革学校和考生应该注意什么[J];考试与招生;2013年02期

3 郭风波;;青海省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招生;2001年03期

4 刘祥;;北京市高职高会统招录取方式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18期

5 周轩;;高招录取改革的有益尝试——论重新征集志愿方式[J];湖北招生考试;2006年12期

6 安国;;网上录取:你准备好了吗?[J];中国高校招生;1999年03期

7 李卓;;试析高考网上远程录取对传统招生录取方式和机制的扬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Z2期

8 陈志文;;美国大学录取方式在中国可行吗[J];辽宁教育;2014年02期

9 李希贵;;中考改革重在录取方式的变革[J];人民教育;2008年Z2期

10 马一鸥;;试论高校招生的专业录取方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美国大学录取方式在中国可行吗?[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记者 邓晖;改变考试评价制度和招生录取方式[N];光明日报;2013年

3 田丹;逐步推行中考多元录取方式[N];沈阳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畅 通讯员 向鑫;“ABBA”是耶?非耶?[N];湖北日报;2000年

5 记者 王晶;艺术高考如何提高命中率[N];湖北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孙权;台“十二年教育制”引争议[N];人民政协报;2014年

7 陈波;江苏又增一所自主招生高职院校[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贾南;商学院应办出特色[N];国际金融报;2004年

9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复旦教育论坛》杂志执行副主编 熊庆年;自主招生应回归“人尽其才”初衷[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本报评论员 于忠宁;教改新政,,要经得住阵痛[N];工人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Pr;高校招生推荐录取方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郭曼;美国高校招生多元化录取方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59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59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f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