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不同时期个人高等教育经历与收入关系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8 04:15

  本文选题:教育回报率 + 高等教育 ; 参考:《教育科学》2012年03期


【摘要】:回顾高等教育经历对个人收入影响的历史变动轨迹,探讨高等教育回报"价值"变化趋势,对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2006(CGSS2006)数据,比较研究了上世纪80、90年代、新世纪三个时期大学毕业生的教育个人回报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进高等教育回报率在不断提高,但如果考虑大学生"毕业后未能就业"群体规模与比例激增的现实情况,相对而言新世纪大学生的"价值"在"明升暗降"。
[Abstract]:Reviewing the historical change track of the influence of higher education experience on personal income and probing into the changing trend of "value" of higher education return have strong reference value and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Social Comprehensive Survey 2006 (CGSS 2006),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anges in the educational personal return rate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and in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new centu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e of return on higher education is increasing over time, but if we take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fail to find employment after graduation"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Comparatively speaking, the "valu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century is "rising and falling".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2XND003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外的研究与经验[J];西北人口;2010年02期

2 房燕;;浅析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J];当代经济;2009年08期

3 章亚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S1期

4 陈鉴;;关于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04期

5 刘桂华;;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6 张大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提高大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2009年36期

7 王雅荣;;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高等教育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邓红;;在校大学生过渡期职业生涯规划途径浅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3期

9 张培勇;;以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应对大学生就业困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10 俞佳超;;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雪竹;李炎锋;;浅论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2 王恭博;闫祥林;;浅谈大学生厌学问题[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唐红兵;周章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亚东;沈晓;;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新思维[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5 李荣恩;;农村家庭培养大学生的成本与期望分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张宏志;;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何静;武威;;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董燕;;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府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蔡劲松;;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郭宇刚;;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其就业的可行性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晓晶;大学生“回炉”令技校火爆[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胡轩;“大学生挣不过农民工”带来何种警示[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实习生 张礼进;供求博弈:大学生就业叩问高等教育[N];科技日报;2009年

4 毕舸;大学生就业应突破的体制瓶颈[N];烟台日报;2008年

5 周甲禄 皮曙初 廖君;大学生就业迈向大众化[N];福建日报;2009年

6 王攀;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标本兼治[N];中国信息报;2009年

7 记者 王晖;要多方合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N];河南日报;2009年

8 张效民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韩树林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多方合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N];中国信息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 梅松武;大学生就业“大众化”[N];四川日报;2009年

10 张建松 李想;上海社会组织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渠道[N];中国改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新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常态性与就业观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春;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职业角色期待转变的教育对策[D];西南大学;2011年

4 黄支民;电子商务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振华;我国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卢丽丽;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冬梅;新疆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8 孙之光;政府扶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艳;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构建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王U,

本文编号:1859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59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d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