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当代社会思潮视阈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18-05-09 03:27

  本文选题:社会思潮 + 社会意识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摘要】: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整合和汇集的重要场所。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积极的社会思潮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而消极社会思潮的出现,使青年学生的文化价值的参照系呈现出多变和不稳定的态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当代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和总体走势,把握规律,正确引导,使社会思潮朝着社会所预期的目标发展。
[Abstrac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n important place for the integration and collection of various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thoughts on college students is dualistic. The positive social thoughts broaden the students' horizons and help to cultivate their rational thinking. The emergence of negative social thoughts makes the reference frame of young students' cultural value changeable and unstabl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should deeply study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verall trend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grasp the law and guide correctly, and make the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develop towards the expected goal of the society.
【作者单位】: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思想政治教研部;
【分类号】:G6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王耀廷,王伟;试论江泽民的“大学外交”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李安;;略谈中印传统文化之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展的重要成果[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王世荣;论文化时代[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8 叶青;文明的冲突与冷和平——对阿以冷和平的个案分析[J];阿拉伯世界;2001年02期

9 刘小彪;全球化下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J];阿拉伯世界;2002年02期

10 杨尚武;中东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J];阿拉伯世界;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2 ;On the Clash and Coexiste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s[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3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王锁劳;;“伊斯兰”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曲解[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牛可;;早期冷战中美国的国家建设[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6 韩震;;论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7 郑s,

本文编号:1864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64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5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