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式的思考——基于2000-2010年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文本特点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11 09:50

  本文选题: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文本 + 话语方式 ; 参考:《现代大学教育》2012年03期


【摘要】:自从高等教育多学科作为理论话语引入我国高教研究界以后,就成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不断地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寻求对这一理论概念内涵的理解。通过对2000-2001年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文本特点的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作为一种促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方式,研究主体具有明确的话语指向;研究者在不断地批判反思中寻找改进学科建设的路径和发展方向。
[Abstract]: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s a theoretical discourse into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it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research of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ers have been seeking to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is theoretical concept from the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leve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xt of higher education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2000-2001,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a way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of higher educati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subject has a clear discourse dir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 researchers seek the pat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mprov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2 刘小强;周国平;;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原理、地位和路线[J];高教探索;2006年06期

3 周川;致力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读《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4 王建华;多学科研究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5 陈伟;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评价和超越——关于研究方法论的尝试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6 李海;多学科研究与高等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7 李明忠;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与多学科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8 陈金江;许晓东;;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反思——从学科性视角到方法论视角的转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9 潘懋元;;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回澜;;发展青岛高等教育的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关进国;;从社会文化视角审视高校艺术教育[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赵智博;杜桂萍;;基于战略管理要求的现代大学理念构建[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张宝生;;全面发展:艺术教育的核心诉求[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5 李福华;尹增刚;;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国际视野中的多学科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6 陈伟;;论王承绪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7 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8 林杰;制度分析与高等教育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劳凯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王志刚,王昌民;大学精神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灵魂——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二[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婷;;寻找高校的科学定位 推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对北京市属高校引进人才工作状况的实证研究[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王彬;向茂甫;;教育学史在我国的演进和发展——学科制度建设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琚爱云;;“工学结合”全力打造汽车行业就业新局面[A];第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贺胜军;;高职院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初探[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许铁;;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陈小红;;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科学建设[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吴玫;;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的一些认识问题[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王学海;;学术权力概念及学术权力主体[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王建华;;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学科制度的视野[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10 方耀楣;王兵团;;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若干悖论问题[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华峰;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韩晓东;对我国高师体育院系综合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10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丽敏;生态位视域下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定位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侯晓波;一所外资学校的校内管理制度的运作与启迪[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范晓滢;江西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张庆;近三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启兵;我国公立大学治理权力博弈[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6 赵猛;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自主权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7 李莹;我国工科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和文化素养提升途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尹明忠;中国高校教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洪刚;重庆市沙坪坝区职业高中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余江敏;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2 马太·多冈;新的社会科学:学科壁垒上的裂缝[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年03期

3 邓正来;否思社会科学:学科的迷思[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4 W·布雷岑卡,李其龙;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分析、批判、建议[特约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4期

5 王坤庆;关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探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7 周川;致力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读《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8 赵炬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关于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9 郝德永;教育学面临的困境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10 王建华;多学科研究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国仁;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体系与方法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2 郑确辉;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探讨[J];云南教育;2002年06期

3 孔杰;关于构建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1994年02期

4 许庆豫;从多维的角度理解高等教育学对象[J];教育发展研究;1994年01期

5 别必亮;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丰硕成果──简评三本《高等教育学》[J];云南高教研究;1994年Z1期

6 许庆豫;对高等教育学对象的再认识[J];教育评论;1994年01期

7 金林南;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范式”论思考[J];江苏高教;2005年01期

8 ;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纪要[J];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03期

9 王伟廉;学科基本问题与高等教育学的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1995年02期

10 高耀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四个基本问题述论[J];江苏高教;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勤高;;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在培养上的不足及改进途径[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彭拥军;;高等教育功能研究的反思[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王建华;;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学科制度的视野[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范笑仙;;建设和谐文化,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综述[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5 胡仁东;谢安邦;;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分论坛论文综述[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6 袁锐锷;何慧燕;;回归后香港特区的高等教育学制和招生制度改革述评[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7 敦宁;;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开放性大学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英文)[A];“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小红;;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科学建设[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袁锐锷;何慧燕;;回归后香港特区的高等教育学制和招生制度改革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10 卢彩晨;;聚焦时代热点 探讨理论前沿——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分论坛论文综述[A];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翟帆;中英互认高等教育学位[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温红彦;内地与香港互认高等教育学位[N];人民日报;2004年

3 记者 何雪 通讯员 嘉文;广州44万残疾人无大学可上[N];信息时报;2001年

4 杜钢;高等教育学术团体如何实现社会服务职能[N];科学时报;2001年

5 本报通讯员 李静 本报记者 马跃华;潘懋元:高等教育学的拓荒者[N];光明日报;2008年

6 邬大光 厦门大学副校长;大学与“免费午餐”[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记者  王彦;我省公布全省高等教育学校名单[N];黑龙江日报;2006年

8 刘昊;去年查处万份伪学历[N];北京日报;2007年

9 记者 彭东邋李凝;中英高等教育就业与创业论坛在京举办[N];科技日报;2008年

10 高晓明;中德、中英高等教育学位学历互认[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强;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D];厦门大学;2008年

2 田虎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高山;大学学科文化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陈文娇;我国大学组织趋同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如安;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大学学院制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孙玉杰;以成长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吕素珍;现实与超越[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广明;组织社会学视域中的大学边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朱晓刚;我国大学课程观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董立平;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荣;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调查与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2 吴琳;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黄广荣;中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发展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瑞;2001-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苁蓉;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文献计量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敏;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梁水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8 李建铁;2000-2009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主题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9 王燕平;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学业证书制度与学位证书制度冲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张蕾娜;中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73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73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7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