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学术权力”的本源分析——兼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格义”及“反向格义”方法

发布时间:2018-05-13 13:17

  本文选题:学术权力 + 格义 ; 参考:《江苏高教》2012年03期


【摘要】: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格义"与"反向格义"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但同时也容易扩大误解和冲突,作为高等教育研究重要概念的"学术权力"就是因(反向)格义而产生误解的明显例子。文章以伯顿.克拉克的相关概念为基础,阐述了中西"学术权力"(academic power)概念背后的语义基础和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剖解了国内"学术权力"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术权力"的分析,也能引发对有关"格义"与"反向格义"方法的思考。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GE Yi" and "opposite meaning" are important research methods,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easy to expand misunderstanding and conflict. A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cademic power is an obvious example of misunderstanding.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Burton. On the basis of Clark's related concep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emantic basis and knowledge basis behind the concept of "academic power"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on this basis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nalysis of "academic power" in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cademic power, it can also lead to thinking about the methods of "GE Yi" and "reverse meaning".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发展机理的多学科探究:理论解释及实证分析”[10YJC880122]
【分类号】:G6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中秋;高等教育功能实现刍议[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2 唐华生;大学文化建设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谷贤林;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一流大学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4 康瑜;试论全球化视角下高等教育的社会批判功能[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5 金顶兵,闵维方;研究型大学组织整合机制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6 金顶兵,闵维方;论大学组织中文化的整合功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7 孔垂谦,文辅相;西方现代大学学术自治的制度环境基础:一种政治社会学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8 施晓光;;大学:三种意义上的释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9 陈洪捷;;论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10 王志刚;高校办学特色研究论纲——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一[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贾云鹏;刘青秀;;论我国的教育市场分割[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眭依凡;;改造大学 大学校长不能放弃的责任[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康全礼;;论本科教育[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刘克利;;经由大学思索科学发展观——从湖南大学办学渊源说起[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5 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再论高校恰当定位为何这么难[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刘铁;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韩震;基于整体知识能力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龙献忠;从统治到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彭湃;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邦俊;高等教育评价观念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贺燕丽;略论新时期我国的大学职能[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尽晖;21世纪初叶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丽琳;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管制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5 孙菁;我国研究型大学内部管理模式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王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专业化若干问题探讨[D];天津大学;2004年

7 程名威;高校人事分配制度变革对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孙健;我国大学教师学术研究环境优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陈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其衍生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胡建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美;宋静波;;从增强学术权力的视角透析学术委员会章程——基于34所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文本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2 章兢;徐少华;;构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协调机制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10期

3 徐吉洪;;解析“教授治校”[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0年04期

4 樊华强;蒋亚娟;;大学教师学术权力的滥用与矫正[J];教育评论;2011年04期

5 高宏;;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整合论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1期

6 王卫宁;石文华;;中美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比较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杜們蕊;贾力;;领导、主导与平衡——试论大学的权力和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声音[J];教育;2011年17期

9 曹晗抒;;有关高等教育治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8期

10 教鑫;杨靓;林杰;;化解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的路径探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春艳;;高校去行政化的途径选择[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尹超;;美国高等教育行政干预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3 刘丹丹;栾吉华;;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4 马陆亭;;从“理论要点”到“高教强国”和“思想体系”的研究——20年旨在影响高等教育实践的理论探索[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杨桂华;;大学理念与大学发展战略[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朱中华;;关于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几点思考[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文钦;“学术权力”如何畅通表达[N];人民日报;2009年

2 华东政法大学 蒋德海;将学术权力还给学术[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行政与学术不能越位错位失位[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记者 王冬梅 实习生 冯映宇;学术与行政并非简单分离[N];组织人事报;2009年

5 ;必须建立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耦合的新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北京师范大学 钟秉林 张斌贤 李子江;大学如何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李志仁;寻求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与平衡[N];人民政协报;2005年

8 全国人大代表 民革党员 沙振权;高校“去行政化”先去“官本位”[N];团结报;2010年

9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复兴;权力整合: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新课题[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常梦飞;仅靠“呼吁”治不了院士道德失范[N];检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查永军;中国大学学术管理中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汤萱;基于治理视角的中国公立高校权力整合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肖静;基于组织效率的大学权力结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赵成;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郭广珍;大学内部权力配置模式与激励[D];辽宁大学;2007年

6 何淳宽;中国大学学术性准正式组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郭丽君;学术职业视野中的大学教师聘任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李海萍;大学学术权力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权;当代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玲;大学组织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义珊;学术权力主导:我国高等学校管理的未来走向[D];河南大学;2004年

2 董薇薇;治理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权力互动模式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3 冯玉萍;关于学院制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理论探讨[D];中南大学;2004年

4 刘兴凤;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林波;我国大学学术管理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彭桂敏;以学术权力为主导推进大学校属学院管理实体化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7 印建兵;高校核心竞争力背景下的学术权力[D];河海大学;2006年

8 周文娟;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王圆圆;我国高校二元权力失衡与学术权力提升途径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10 王瑞环;博弈论视角下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关系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83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83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a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