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浙江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本文选题:浙江 + 高等教育 ; 参考:《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摘要】: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与人口、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未来十年浙江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适当控制校均在校生规模,积极争取省外优质生源;二是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做强本科生教育,做实高等职业和专科生教育;三是学科专业建设以"应用领先,基础突破"为指向,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保持一致。
[Abstract]: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ideal cond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actors of population, society,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o on. In the next ten year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Zhejiang's higher education and populati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ould focus on three aspects: first, to properly control the size of the average number of students in schools, and actively to strive for high-quality students from outside the province; second, to vigorously develop graduate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igher vocational and junior college education, and third, to keep the direction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application leading, basic breakthrough", and keeping in line with the direc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YD80YB)
【分类号】:G64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金海珠;李继怀;;适龄人口对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影响的数学模型[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李冠霖,任旺兵;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难度加大——从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演变轨迹及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J];财贸经济;2003年10期
3 张付刚;高建华;赵慧;;中部六省地区产业结构技术经济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樊本富;;生态环境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与适应[J];江苏高教;2007年02期
5 赵岚;;中国农村适龄人口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展望[J];教育科学;2006年02期
6 米红,文新兰,周仲高;人口因素与未来20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海珠;李继怀;;适龄人口对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影响的数学模型[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郑真真,吴要武;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3 毛建青;;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及其协整关系——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何德旭;姚战琪;;Modern services and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J];China Economist;2008年06期
5 刘承良;田颖;梁滨;;武汉城市圈产业经济的系统性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6 王耀中;张阳;;国内服务业发展研究的最新动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7 张华初,李永杰;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就业效应[J];财贸经济;2004年06期
8 江小涓;中国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和提升比重[J];财贸经济;2004年07期
9 何德旭;姚战琪;;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几个问题[J];财贸经济;2008年05期
10 何德旭;姚战琪;程蛟;;中国服务业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毛建青;;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及其协整关系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欧阳有旺;曹焕俊;;中部六省产业结构比较分析[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夏名首;;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水平现状及路径选择[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培春;西南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邵正光;黑龙江省服务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杨向阳;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吕建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D];西北大学;2007年
5 田宝宏;学龄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邬雪芬;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的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湛俊三;地方高校战略联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周仲高;中国高等教育人口的地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王波;中国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与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杨玉英;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玉生;黑龙江东方学院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曹焕俊;中部六省产业结构比较分析及优化升级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黄春麟;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布局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韩翠萍;山西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合理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6 吴彦皓;上海第三产业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喻磊;浙江省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张宇宏;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代群;通辽市人口发展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10 杨永贵;民工短缺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实证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红 ,刘海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暨中国高等教育主要历史指标数值重建[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2 胡艳;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弱质分析与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4年07期
3 刘海涛,熊滨;中部地区发展优势与劣势的比较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赵岚;;中国农村适龄人口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展望[J];教育科学;2006年02期
5 程瑶;章冬斌;;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科学;2008年05期
6 谷晓青;浅议21世纪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发展战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7期
7 朱现平;21世纪初我国人口问题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影响[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8 刘延松;张炜;;高等教育规模预测模型讨论及实证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9 潘懋元;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10 米红,文新兰,周仲高;人口因素与未来20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启迪;;以人为本 改进管理 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J];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2 易善武;;和谐社会视域下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3 熊荣生;;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本关系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征稿启事[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年02期
5 谭志松;论高等教育发展的外延互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郭宪春;;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理论界;2006年02期
7 姜理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大学生正确定位的基础[J];发展;2008年06期
8 田志龙;史维庄;;西方经济学视野下的高校债务[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11期
9 史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调节机制及趋势──论我国政府、社会与高等学校的关系[J];高教探索;1996年01期
10 鄢翠霞;;高等教育扩招:放慢你的脚步[J];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志;;人才资源配置与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启示[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范海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孙诚;吕华;;从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王宽让;;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1999年7月—2002年7月)工作情况报告[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徐全勇;;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合资战略[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徐全勇;;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合资战略[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罗浩;陈敬堂;;黄金周对旅游景区的影响及旅游景区应对行为的经济学分析[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方欣;;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述要与对策建议[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曹青旺;;浅析工业企业中第一生产力的微观经济学评价[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廖鸿茜;葛晓鹏;;丰水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林慧;高等教育与建设和谐西藏[N];西藏日报;2007年
2 记者 严凌;圈内高校对口支持与合作[N];黄石日报;2009年
3 张宁锐;高校教育基金会面临发展良机[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代群;大学圈地热有违高等教育发展规律[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蒋家平;大学圈地热有违高等教育发展规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6 上海大学 袁杜鹃;法学博士教育应注重国际化开放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缪志聪;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N];江苏教育报;2011年
8 新华社记者 尹鸿祝 本报记者 温红彦;教育部采取措施加快高等教育发展[N];人民日报;2000年
9 记者 吴鹏;我市高等教育发展迅猛[N];黄冈日报;2006年
10 陈晖;高等教育发展的“台州速度”[N];台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晶;就业与社会保障互动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王晓琴;决策经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曹静晖;论中国转型发展中行政指导的危机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5年
4 庞震苗;卵巢早衰社会、心理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杨充;非理性政府行为与银行业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汤剑波;重建经济学的伦理之维[D];复旦大学;2004年
7 邱巍;吴兴钱氏家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战松;制度与效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高惠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施文泼;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经济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华;高等教育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周鹏;大学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3 孙军;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黎娜;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与财政政策安排[D];山东大学;2008年
5 刘煦;山东省高等教育公平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周登高;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度的测算与提升策略[D];湘潭大学;2008年
7 黄嘉慧;新中国高校图书馆文化发展及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D];湖南大学;2009年
8 李海云;论古希腊的高等教育[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刘晓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高等教育发展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建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90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90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