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理论流派演变研究
本文选题:大学课程 + 课程理论流派 ; 参考:《兰州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大学课程理论流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我们在回顾大学课程的历史时往往没有头绪,找不到思想之河的源头与流向,对大学课程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轨迹缺乏清晰的认识,对大学课程史的浑然不知就可能致使我们在大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犯下在前人看来愚蠢的错误。因此,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改革高等学校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切要求深化大学课程改革,加强对大学课程理论流派发展与演变的研究。 大学课程与社会、学生保持了互动变化的关系,大学课程的发展演变始终离不开社会制度、文化的发展演变。真正意义上大学课程始于中世纪大学兴起之后,在19世纪之前基本上未形成大学课程理论流派,关于大学课程的思想还未成体系、多为教学经验的总结;但19世纪之后,大学课程史进程中却涌现了实用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社会改造主义以及其它一些大学课程理论流派,各大学课程理论流派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当前大学课程理论流派多元共存的局面。受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外部因素和哲学思潮、课程理念、知识观、人性观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大学课程理论流派发展演变的轨迹表现为从线性模式到非线性模式;从专业本位到以人为本;从科学知识为主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从教学中心到学生中心的演变。 每一种大学课程理论流派都是文化建构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只有那些更好适应社会环境的事物才能繁衍生息,不适应环境的只能遭到淘汰。未来的大学课程理论流派将长期呈现一种多元共存的局面,复杂化与多元化将是大学课程理论流派未来的基本走向;无法摆脱政治的影响仍然是未来大学课程理论流派的一大特点;关注课程实践是未来大学课程理论流派的必然趋势。未来大学课程理论流派的发展在整体上是螺旋式上升发展的,但在某一个时期或一段时间内也可能是混沌无序的。
[Abstract]: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hool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ory makes us often have no clue when looking back the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find the source and direction of the river of thought, and lack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track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Ignorance of the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may lead us to make a stupid mistake in the practice of college curriculum reform.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to reform the current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urgent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and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school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ory.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and the society, the student has maintained the interactive change relations,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evolution has always been inseparable from the social system,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evolution. In a true sense,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began after the rise of medieval universities, and before the 19th century there was basically no school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ory. The ideas about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were not systematized, mostly summed up by teaching experience; but after the 19th century, However, pragmatism, essentialism, eternity, existentialism, social reformism and some other schools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ory have emerged in the course of the history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ogether, it constitutes the situation of multiple coexistence of the current school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ory. Influenced by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y and philosophy, curriculum idea, knowledge view and human nature view, the evolution of the school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ory shows from linear model to nonlinear model. From professional standard to people-oriented, from scientific knowledge to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humanistic knowledge, from teaching center to student center. Each school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ory is the produc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nly those things that are better adapted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can reproduce and survive, and those who do not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can only be eliminated. In the future, the school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ory will present a situation of multiple coexistence for a long time, complexity and diversification will be the basic trend of the school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ory in the future. Being unable to get rid of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s is still a major characteristic of the school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ory in the future,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curriculum practice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school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ory in the future. In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ory is spiraling upward as a whole, but it may also be chaotic and disorderly in a certain period or a period of time.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飞厚;吴杏洁;;大学课程:高深学问与个人知识辨析——兼与王一军先生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 董云川;;《从知本到人本》便览印象[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3 林双;;试论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大学课程设置[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0年03期
4 曲海舟;王丹丹;;管理学视野下的大学课程改革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7期
5 伍国勇;;基于辩论模式的经管类课程案例教学实践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6 李雄鹰;;后现代课程理论视域中的我国大学课程改革[J];煤炭高等教育;2011年04期
7 张雪梅;;大学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探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8 高晓清;;一部充满“为人”情怀的课程研究力作[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9 肖念;张萍;;当前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4期
10 郭方舟;杜春兰;;关于英语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英语应用情况的对比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洁;;幸福论视角下大学课程改革的前提探讨[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吕富媛;;女权(女性)主义的流派演变及其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孙凯;;谈基于课程视角的高校本科教育改革与普通高中课改的有效衔接[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4 程龙生;周慧;;大学课程开放式考试机制设计[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艾晓杰;魏先军;李伟;;大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崔炳哲;郑元旭;;什么是音乐治疗师,,如何培育[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7 江平;;精诚合作 开拓商法学术新领域[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8 季苹;;美国校长培训新课程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高惠蓉;单中惠;;试论美国大学自由教育现代化对女子高等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易全勇;辛竹叶;;课程知识选择与社会控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49-1956)课程运营为个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瑞哲;新型大学课程:让学生“拨云见日”[N];解放日报;2010年
2 顾今;高中“创新班”提前学大学课程好吗[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旅美科学工作者 山石;美国高中生学大学课程?[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本报记者 缪志聪 何刚;常州将社区大学课程送到百姓家门口[N];江苏教育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陈若葵;高中生研修大学课程渐成趋势[N];中国妇女报;2011年
6 王思海 林晓蔚;北京:今后高中生将可以选修大学课程[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引人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罗优秀高中生可旁听大学课程[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9 本报记者金柯 徐敏;大学课程进中学,如何[N];解放日报;2003年
10 廖吉波 贺金哲;以色列“少年班”不都是高材生[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思亮;大学课程决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高明;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3 周海涛;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朱晓刚;我国大学课程观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一军;从“高深学问”到“个人知识”[D];南京大学;2012年
6 闫飞龙;中日本科课程的比较研究与课程理论探索[D];厦门大学;2009年
7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8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牛慧娟;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崔军;回归工程实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昌廷;大学课程理论流派演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何赛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学课程政策演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家明;大学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谌丽;我国大学课程政策特征及其前瞻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丽娜;二战后美国大学课程政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彭波;大学课程生成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何旭明;科学与人文[D];中南大学;2003年
8 王永静;项目导向的大学课程教学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换军;近代文化变迁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邓磊;中国大学世界公民培养课程之文化选择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90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90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