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从南京大学2012年“中国大学生建造节”看建造教学的新探索

发布时间:2018-05-18 05:31

  本文选题:建造教学 + “真实材料” ; 参考:《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中国建筑教育在向国际先进学术体系接轨而不断变革。英美等西方国家很早以来对建造教学做过不少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在中国大多数的情况是,建筑教育者在思想上没有对建造教学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从而导致各个高校盲目跟风,进行所谓的“建造教学”,营造出表面上看起来异常繁荣的景象。 通过对建造教学的意义(包含设计与建造的关系,国内外建造教学的批判等)的讨论,论文重点对建造教学的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真实的材料,真实的尺度,二者合一。 在明确建造教学概念的基础上,以南京大学建构研究和建造教学的发展作为例子,探讨建造教学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和开展的可能性。论文在南大建筑建构研究传统和2005-2007年建造教学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2012年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中国大学生建造节”的缘由、实施和效果。在论文的最后,总结本次“中国大学生建造节”的得与失并反思建造教学的意义。 本文正文共约42000字,图表108幅。
[Abstract]:Chines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s chang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academic system.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done a lot of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teaching and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most cases in China, architectural educators do not have a clear concept of construction teaching in their minds, which lea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lindly follow the trend and carry out so-called "construction teaching". Create a scene that looks unusually prosperous on the surface.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meaning of construction teaching (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he criticism of construction teaching at home and abroad, etc.),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construction teaching: the real material, the real scal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construction teaching,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teaching in Nanji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possibility of construction teaching in China. Based on the tradition of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research and the construction teaching from 2005 to 2007,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ause,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 of the 110th Anniversary of Nanjing University in 2012. At the end of the thesis,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Construction Festival" and reflect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on teaching. The text of this paper is about 42000 words and the figure is 108.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赤旭明;朱萍;李克荣;程伟;;中国大学生身体的认识价值观[J];体育科学;1995年02期

2 风浪;杨万国;;“大学生首富”和他的黑色往事[J];黄金时代;2004年01期

3 覃海慧;张晓莉;潘剑勇;;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 让点子变成金[J];黄金时代;2005年07期

4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介绍[J];体育师友;2011年04期

5 ;北京大学绿色旗帜迎风飘——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侧记[J];环境与生活;2011年05期

6 本刊编辑部;;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举行[J];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06期

7 ;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 国企优势缩小,外企、民企重受青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5期

8 吴尚蔚;;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高校巡讲会(北京站)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J];国际新闻界;2011年05期

9 王佳玉;赵俊杰;;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高尔夫球队全力以赴大运会[J];中国学校体育;2011年09期

10 张琳;;中国大学生英语情态动词口语使用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南京大学[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图文摘要集[C];2011年

2 吴荣先;RonaldF.Levant;;性别和社会发展对中国大学生男性观念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张荣;;南京大学领导致欢迎词[A];PGNAA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兵;苑奇辉;曹天民;;关于中国大学生心智脆弱的分析与预警[A];校园拒绝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六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戚健俐;张剑;吴艳红;;中国大学生的文化与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历史、现状与未来方向(简要介绍提纲)[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南京大学仪器厂产品简介[A];第六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大会暨2000年全国粉体设备-技术-产品交流会会议文集[C];2000年

8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A];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工——纪念中国化工学会成立80周年[C];2002年

9 梁志锋;;借鉴一流名校,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南大访学见闻[A];第九届广西生理科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郑庆君;;“诚信”原则与修辞学的对象[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晋鸣 夏晴;感恩教育,,你需要“补课”吗[N];光明日报;2006年

2 本报通讯员 罗静 孙江林 本报记者 郑晋鸣;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打特色牌[N];光明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群欢;第二届中国大学生DV节在湘大拉开序幕[N];湘潭日报;2005年

4 李颖 倪蛟 高尚 记者 陈瑞昌;南京大学为贫困新生“充电”[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施为飞 朱颂 齐琦;南京大学十年法援400多案[N];江苏法制报;2008年

6 朱贻军;南京大学江阴信息研究院初见成效[N];江阴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张文江;南京大学:提升内涵促进就业[N];光明日报;2009年

8 ;天津大学王荃荣膺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N];天津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束临燕 王继亮;甘为中国大学生开辟实习绿色通道[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10 邹俊 朱敏 余宽平;南京大学镇江高新技术研究院成立[N];镇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沁;探索文学作品应用的教学新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周之南;中国高校学生英语口语策略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应学农;高温超导正常态反常行为和化学压强效应的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4 孙虹;中国大学生休闲服消费价值体系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5 王保林;金属纳米线奇异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01年

6 张芸;长江流域全新世以来环境考古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7 熊国平;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8 李昆;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吴昀昭;南京城郊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遥感地球化学基础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10 曾永红;中国大学生英语运动事件表达习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伟;从南京大学2012年“中国大学生建造节”看建造教学的新探索[D];南京大学;2012年

2 刘圣洁;跨文化培训中体验法对提高中国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穆莉;中国大学生手机短信的语言特色和社会功能[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游戚东梦;论美国大众文化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5 金升霞;母语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负面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张丹菊;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京肽;综合性多媒体英语教学环境下中国大学生内在动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周立;句法迁移:一项来自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刘蓉;中国大学生问候语动态顺应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刘薇;间接学习策略和大学生口语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04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04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a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