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任制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心理契约研究
本文选题:心理契约 + 教师管理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12期
【摘要】:心理契约是组织和成员对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心理约定。建立有效的心理契约关系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文章就地方高校在实行教师聘任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高校教师管理中重视心理契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新形势下的地方高校构建良好心理契约的具体策略和主要措施。
[Abstract]:Psychological contract is a kind of psychological agreement between organization and member about the implicit mutual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relationship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goa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psychological contract in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er appointment system. Furthermore, it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strategies and main 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good psychological contract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作者单位】: 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645.1;G4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韩明;董学安;范丹;何先友;;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3期
2 唐丰鹤;契约方法论的效用与局限[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丑述一;;运用激励原则提高地质找矿人员的积极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4期
2 王锦;中美企业组织结构比较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王立红;王建军;张德新;;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学生满意度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4 石同生;略论图书馆激励管理的创新[J];图书与情报;2004年02期
5 唐柏林;加强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的对策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3期
6 佘莹;;“社会人”与“自我实现人”假设在高校管理中的潜在作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4期
7 朱雨波,彭邦荣;浅谈建立首席预报员制的必要性[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吴容,张放;困境与出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主法治之间[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王娜;姜振逵;;以学生为本,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心理学角度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杜雪兴;建立人本主义的教师管理机制[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骆东风;;中小学教师管理中两难问题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孙小璇;;高校档案工作者良好心理素养的自我培养与环境营造[A];广西档案2010年第2期(总第98期)[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高贤;基于价值网的企业再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张丽娟;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道德评价标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张冠男;当代中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哲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2年
4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王汇群;企业经营能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金壮龙;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赵斌;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组织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高洪;当代中国人口流动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9 蒋群英;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琳;金融危机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焰辉;新建本科院校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及其对儒家和谐思想的借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莉;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企业高管薪酬设计[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赵银;论高校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途径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星;北京体育大学教师激励机制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张自U_;企业员工心智需求的影响因素与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杰;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刘力;义务教育阶段山西农村教师流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刘佳敏;地方院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田宝军;李琪彦;徐爱新;;中学教师心理契约的内容与结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2期
2 陈加州,凌文辁,方俐洛;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J];心理学报;2003年03期
3 李原,郭德俊;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4 苏力;从契约理论到社会契约理论——一种国家学说的知识考古学[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奚昕;邢金卫;;论地方高校兼职教师管理模式的构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于新淮;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的思考[J];江苏高教;1995年S1期
3 吕卓超;渭南:发展现代农业靠什么?——关于地方高校为农村育专门人才的理论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4 刘义海;论办出地方高校特色的发展策略[J];医学教育;1998年03期
5 刘艳斌;地方高校大型科学仪器合理配置资源共享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年02期
6 李丽;地方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罗中杰,颜钰梅;西部区域地方高校发展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3年01期
8 高博文;对地方高校运用营销策略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思考[J];理论界;2003年02期
9 张炜;;统筹协调“四个关系” 推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11期
10 陈礼达;;全面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春燕;;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夏再兴;刘毅群;杨红霞;;地方高校行政化与软预算约束研究——以湖北省地方高校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倩;;地方高校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4 白红武;;浅谈地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A];向数字化转型的图书馆工作[C];2004年
5 郑俊褒;汪亚明;张云华;;浅谈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实验室资源配置问题[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6 方一兵;;论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现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莫少林;;重组地方高校科技力量适应科技形势发展[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8 单连良;;地方高校技术转移SWOT分析[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召芬;;教师管理中的领导艺术[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于秀华;;回归生命,关注生命——教师管理的核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如俊;给教师管理留点“空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林小昭;湖北地方高校负债超百亿 卖地或成还债主要途径[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3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戴军;揭开澳教师管理漏洞[N];光明日报;2003年
4 董城;地方高校应明确定位务实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5 北京联合大学 张奕 庞明;地方高校怎样国际化[N];光明日报;2010年
6 陈万勇;教师管理呼吁人性化[N];人民政协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罗霞 陈云芬;潜心创新 厚积薄发[N];云南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应设立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N];光明日报;2010年
9 刘冬芹;地方高校美术院系科学发展研讨会江苏召开[N];美术报;2010年
10 山东省胶南市黄山经济区中学副校长 王永明;教师管理的艺术[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罗序斌;地方高校新区建设债务风险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王志刚;论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叶們;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刘新跃;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董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与政府宏观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张伟;学术组织中的成文规则[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吕建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狄明明;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需求对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临阳;基于地域特色的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方一兵;我国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界面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4 范倩;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刘洪;地方高校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周源;中小学教师和谐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巧琴;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白静慧;地方高校应用网络教学问题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9 程启斌;地方高校债务形成与化解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春爱;论我国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07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07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