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高校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2 19:04

  本文选题:高校 + 科技创新能力 ; 参考:《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2期


【摘要】:根据层次分析法和德尔斐法的各自特点,构建了二者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以30个省区的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对2001—2007年各省高校科技创新条件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科技成果销售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就制约高校科技创新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对策建议。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Delphi metho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combining the two methods is constructed and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Taking 30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ditions, input, output and sal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from 2001 to 2007 by using the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 and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科研处;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北省高校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部分研究成果(074572198)
【分类号】:G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化龙;薛文飞;;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6期

2 吕建荣;姚远;陈镱文;王强;;我国西部12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陈元;;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广东科技;2008年08期

4 侯自新;抓原始性创新 开好高校科技创新的活源头[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10期

5 阮娴静;;创新型国家体系中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12期

6 曲雁;孙燕;;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转化分析与评价指标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蓝祥龙;谢南斌;;基于AHP/DEA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王哲;聂飞飞;;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4期

9 张亚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制度设计[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22期

10 章熙春;马卫华;蒋兴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杰;;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及提升对策[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刚;李昕;裴健;;新专业建设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哈工大材料化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3 任露泉;;高校科技创新的认识与实践[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祝焱;;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王友为;林丽霞;马智刚;;科研育人机制的建立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新波;陈红艳;耿淼;王建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一点体会[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C];2010年

7 牛建昭;李_g;;组建创新团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创新团队”简介[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戴家芳;;关于创新型国家战略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再思考[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9 刘念才;;高校创新能力建设研究[A];《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宋宝安;;加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促进贵州大学科技跨越式发展[A];贵州省第二届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工学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N];重庆日报;2006年

2 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许智宏;发挥多学科优势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马波;创新·合作·共赢[N];科技日报;2009年

4 本报通讯员 张春华邋孙贵山 本报记者 凌翔;莱阳农学院:着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伍平;我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成效显著[N];云南科技报;2009年

6 唐海强;市第二届大学生科技创新赛揭晓[N];衡阳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卓九成 孙文生 张鑫;高校要为建设西部强省提供科教支撑[N];陕西日报;2011年

8 记者 黄蔚;高校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人才和知识贡献[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席路虎;构建和谐科研团队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N];太行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江东洲 通讯员 赵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走科技强校道路[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曾卫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自组织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廖文秋;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张亚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运平;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任义君;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6 吕建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D];西北大学;2007年

7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蒋尹华;基于智力资本的大学科研创新绩效评价与提升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栗阳阳;知识产权视野下山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评价[D];中北大学;2012年

2 胡晶;增强湖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翁娜;基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吉林省教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4 高献江;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哲;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6 卢尚坤;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王守栋;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张利平;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齐艳杰;高校科技创新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的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伟;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状况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23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23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7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