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30 07:51

  本文选题:学情 + 学习观 ; 参考:《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摘要】: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使用自编量表对全国2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52所高校的92122名大学生进行学习观、课堂体验、学习方式和学习收获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学习观、课堂体验、学习方式和学习收获偏正面,但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大学生的学习观和课堂体验既直接影响学习收获,也通过学习方式间接影响到学习收获。学习观、课堂体验和学习方式对学习收获的影响在不同类型高校中存在差异。根据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与指标结构分析的结果,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和学习方式,强化大学生的多维学习体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大学生多维途径的互动;深化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成效;实行分类管理,形成高校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建立全国高等学校分类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持续实施国家大学生分类教学质量监测。
[Abstract]:By means of cluster stratified sampling, 92122 college students from 52 universities in 23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ir learning view, classroom experience, learning style and learning harv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rning view, classroom experience, learning style and learning gai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re positive,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areas that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The learning view and classroom experi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 the learning harvest, but also indirectly affect the learning harvest through the way of learning. The influence of learning view, classroom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style on learning harvest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typ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 and index structure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change the students' learning view and learning style, to strengthen their multi-dimensional learning experienc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To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e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an all-round way, to carry out classified management, and to form their own ideas and styles of running a school.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classifie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quality of classified teach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continuously monitored.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科)国家重点课题“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课题批准号:AIA100007)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学生学习质量调查研究”(项目批准号:10JJD880012)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楚孟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2 曹晖;试论大学生就业导向的学习观[J];理论月刊;2005年06期

3 赵铁妩;浅析大学生的学风建设[J];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詹成林,涂金玉;对学习型社会大学生学习观的思考[J];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姚德利;;某高校大学生学习观的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21期

6 吕林海;;学习观与大学教学——追寻大学教学改革的学习观根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9期

7 郭笑尘;;第斯多惠的教师学习观解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10期

8 徐义鑫;;管窥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观——以里仁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3期

9 周文辉;;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观探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李秀秀;苗深花;张雨强;;论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生创新学习观的培养[J];菏泽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教育部严令高校不得“嫌贫”[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记者 顾淑霞 通讯员 张文雪;新生研讨课挑战学习观[N];新清华;2004年

3 李伟彪;高校课堂怎样才能更有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范绪锋;巴黎高师:培养改变世界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实习生 华正新 本报记者 仇方迎;突破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N];科技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赵先知 通讯员 谢承志;“有效教学”必须重点把握三个环节[N];民营经济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毛帽邋实习生 刘腾;大学新生需要何种“学前”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周光礼;研究性学习:对我国30年高校教学改革的总回应[N];学习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宋华茹;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理解人生 努力成才[N];河南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金姝;难忘的经历[N];吉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黎春娴;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及其对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秀;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生学习观的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邵玲;研究生学习观的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寿菊;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观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迎新;徐州地区大学生学习观、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士勤;大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指导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秦蓓;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宋宾霞;高效率学习的个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姣华;学习科学视域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向东春;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赵娟;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计的问题及优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54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54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1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