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本文选题:高校辅导员 + 心理教育能力 ; 参考:《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19期
【摘要】:培养辅导员的心理教育能力是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是高校加强心理教育的需要,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我们应立足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构建包括课后支持、督导系统和再教育学分体系的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立体化、可持续培养模式。
[Abstract]:Cultivating counselors' ability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counselors' work in the new period, the needs of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need of strengthening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ranks. Based on the actual needs of counselors in the work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e should construct a three-dimensional and sustainable training model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cluding after-school support, supervision system and re-education credit system.
【作者单位】: 西华大学党委宣传部;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CJS11-022)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顾永安;;心理教育能力的内涵与特征探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刘本剑;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4期
3 郑和钧;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8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剑,刘晓伟;优秀体育教师心理素质问卷的研制及其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2 孟莉,孙发利;高师学生主体参与式心理素质教育探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刘春花;论高师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顾永安;;心理教育能力的内涵与特征探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缪周芬;;谈教师继续教育中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方配素;张威;;高校体育教师心理教育胜任素质研究现状综述[J];大家;2010年16期
7 樊如霞;素质教育对高师教师的要求[J];福州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8 汤福球;高师开设“教育辅导”课程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9 汤福球,唐松林;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J];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10 肖全民;;高师院校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探析[J];高教论坛;2009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园园;高校辅导员鉴别性胜任力状况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方;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玲玲;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及培训体系的建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4 张宏涛;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D];河南大学;2001年
5 郝英;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心理素质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本剑;中小学教师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微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晓倩;高师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睿;试论语文教师的情感智慧[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东红;兰州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朝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刘本剑;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4期
3 牧新义,马国义;试论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顾永安;试论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的缺失与应对[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郑和钧;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8年11期
6 杨荣昌;高师生心理教育技能的培养[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冰;;论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2 欧成学;;高校辅导员心理素养提升策略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02期
3 孙茉莉;王鹏;王奇利;;谈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及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年Z1期
4 庄丹娅;;论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彭小光;;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探析[J];文教资料;2009年01期
6 何瑞;郭鹏;;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初探[J];魅力中国;2009年28期
7 杜江;朱红梅;李伟;;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朱转云;;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9 肖京林;;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结构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3期
10 欧成学;;高校辅导员心理素养状况与成因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秀芳;牟永念;;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与组织承诺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赵永萍;赵玉芳;邓义桂;张进辅;;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实训课程体系初探[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姚植兴;;高校辅导员队伍传承性研究及其实现[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沈自友;;论高校辅导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原则[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武锦婷;;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研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6 泉州师院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课题组;陈秋燕;;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基于泉州三所高校的调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7 江芳俊;;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问题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8 王杨;任炜;文然;;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助理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9 张丽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10 林文婕;;冲突与融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调适[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青瑶;复旦建全国首个高校辅导员协会[N];东方早报;2005年
2 李秀民;论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标准[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李雪林;高校辅导员走上职业化道路[N];文汇报;2005年
4 金柯;人生导师:仅有热情是不够的[N];解放日报;2005年
5 桂人;引导有序流动 稳定优化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及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N];人民日报;2005年
7 记者 于力 李江泓;高校辅导员素质先要让学生信服[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周济;当前高教系统的头等大事[N];光明日报;2005年
9 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李天良;“四个作用”夯实郑州大学思想教育工作[N];光明日报;2005年
10 江时 李遥;大学生消费尚须理性[N];河北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岩松;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书雷;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结构与现状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刚;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徐彦红;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4 夏明堂;高校辅导员“道德教育专业能力”缺失及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倪鑫;我国高校辅导员薪酬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卢吉超;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汤琳夏;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机制研究一个设想方案的调查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俞雪琴;专业化进程中高校辅导员素质及其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馨;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存在问题及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谭爽;高校辅导员理想人格模型构建及塑造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59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5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