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学生都能够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那么老师教学方式需;通识教育的课程是很多的,,给予了学生在选课时较大的;参考文献;1.著作类;[1]ArthurLevine.Handbook;[2]ArianneAbellWalker.Th;[3]FrederickRudolph.TheA;[4]HutchinsRM.Educationf;[5]R.A.Kent.HigherE
学生都能够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那么老师教学方式需要多样化,因材施教。
通识教育的课程是很多的,给予了学生在选课时较大的自由权,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门进行修习,但是课时不多,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合格。而文化素质教育效果不是很明显。在课程选择之后,更多的学生只为学分而去学习,修习过程中表现出负面情感,比如修习期间并没投进到学习状态,更有甚者,某部分学生在修习课程方面只是挂名状态,完全违背文化素质培养目标;再者,教师的教学态度也对学生的学习存在较大影响。为了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最好效果,老师和学生都应该相互配合,找到差距,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著作类
[1]ArthurLevine.HandbookonUndergraduateCurriculum[M].SanFrancisco:Jossy-Bass,1978.
[2]ArianneAbellWalker.TheImpactofGeneralEducationClustersonFirst-yearUniversityStudentsLosAngeles[M].LosAngeles:UniversityofCalifomia,2001.
[3]FrederickRudolph.TheAmericanCollegeandUniversity[M].NewYork:RandomHouse,1962.
[4]HutchinsRM.EducationforFreedom[M].LouisianaStateUniversityPress,1943.
[5]R.A.Kent.HigherEducationinAmerica[M].Boston:GinnandCo.,1930.441.
[6]Rosovsky,Henry.TheUniversity——AnOwer'sManual[M].NewYork:Norton,1990.
[7](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9](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M].苏力.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114.
[10](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1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3]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4]何秀煌.从通识教育的观点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M].香港:海啸出版事
业有限公司,1998.
[15]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6]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7]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18]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9]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0]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21]孙华.高等教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2]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3]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24]滕大春等.外国教育通史(第二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76.
[25]单丁.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6]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7]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8]王翼生.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9]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M].民族出版社,2003.
[30]刘风泰.提高文化素质培育创新人才一一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M].高等
教育出版社,1999.
2.期刊类
[1]AbrahamFlexner.TheUniversityinAmericanLife[J].AtlanticMonthly,1932.
[2]AndrewAbbott.大学教育的目的[J].开放时代,2005(5).
[3]Gaff,Jerry.AssesingGeneralEducation[J].WashingtonD.C.:panelpresentationattheFIPSEProjectDirectors,1990(27):144.
[4]PackardA.S.TheSubstanceofTwoReportsoftheFacultyofAmherstCollegetoBoardofTrusteeswiththeDoingsoftheBoardthereon[J].NorthAmericanReview,1829:28.
[5]张寿松.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
[6]杨叔子.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J].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讯,1999:1.
[7]胡显章,李曼丽.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0:43.
[8]王义遒,金顶兵.再论文化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8:12.
[9]鲁洁.高等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4).
[10]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
[11]李晓莉.台湾大学通识教育对我国大陆文化素质教育的启示[J].丽水学院学报,2008,6.
[12]苏娜.高职院校发展通识教育的创新理念[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3).
[13]张丽.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之比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
[14]巫阳朔.美国通识教育与我国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
究,2011(10).
[15]张岂之.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4(4):1-3.
[16]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J].北京大学教育
论,2006,(7):76-99.
[17]李曼丽.我国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
大学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4-133.
[18]朱九思.似曾相识燕归来——评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4(2):2.
[19]王鹏.自由教育、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流变[J].学园Academy,2009(6).
[20]陈少华,许巍.美中高校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
化,2010(3).
[21]王鲜萍.通识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的作用——以知识与素质的关系和人的全面发展
为视角[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8,3.
[22]朱晓苑.探索理工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效发展途径[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2).
[23]王迎兰.论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
报,2006(2):77-79.
[24]黄福涛.从自由教育到通识教育——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
坛,006(4):19-24.
[25]姜文闵.维多里诺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1988(01):55-57.
[26]陈汉强等译.王璞校.耶鲁报告(二)[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8,2:26.
[27]周远清.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0(3).
[28]龙玉端,程刚.高校管理的理念: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29]华中理工大学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问题调研组.关于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的调查与
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7(1):82.
[30]洪铭水.大学通识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2(9).
[31]刘理.综合性大学通识课程与素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32]王庆海.哈佛大学课程设置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版),2001(1).
[33]周远清.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J].课程与教学,1997.
[34]哈佛大学课程设置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版),2001(1).
[35]范华汉,袁建春.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文化素质
教育试点简介[J].高等教育研究,1997.
[36]孟旭.高师院校通识教育刍议[J].太远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论文类
[1]Mclnally,DavidW.LiberalLearninginResearchUniversities:CourseDistributioninGeneralEducationPrograms[D].Pittsburgh:UniversityofPittsburgh,2004.
[2]OrilIion,Marie-France.TheDilemmasofGeneralEducation:NegotiatingCurriculumReforminaResearchUniversity[D].LosAngeles:UniversityofCaliforniaRiverside,2007.
[3]于汝霜.自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演变[D].汕头大学硕士论文,2010:12.
[4]姜磊.中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探索[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其他
[1]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编.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成长[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83.
[2]湖南大学编.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二次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
工作会议文集[C].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54.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1998[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5.
[4]温蕊.素质教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N].科学时报,2005(10):31(B01).
[5]内蒙古财经学院高教研究室.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概况[EB/OL].(2006-6-29).?NewsID=498.
下载地址:14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Doc
【】最新搜索
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
日本浮世绘春画全图
网销考核办法14
32一般砖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卡
38常见告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篇综述
对社会力量依法开办的_____戒毒康复场所应当给予扶持,提供
老坛酸菜鱼终端展示技巧(图)
IC卡发放作业指导书19
历史新文化运动word
本文关键词: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3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3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