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2 21:01

  本文选题:专利技术 + 产业化 ; 参考:《管理学报》2012年06期


【摘要】:针对我国高校专利技术高产出与低转化的矛盾,从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与技术创新各环节有效衔接的视角,分析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提出其影响因素,深入探讨关键因素状态不同时的路径选择。基于此,构建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选择矩阵与动态转化模型,为我国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优选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igh output and low transformation of patent techn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path of patent techn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sources and effectively connecting each link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path selection of key factors with different states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path selection matrix and dynamic transformation model of patent technology industrial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decision reference for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patent technology industrialization pat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73033)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0GXS5D198)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1049103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YJC630246,12YJC630238)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11D074)
【分类号】:G644;G3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佐民;《拜杜法案》与美国高校的科技商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王昕红;梁磊;陆根书;席酉民;郭菊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产学合作之路——以苏州国际科技园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3 张文松;郭广珍;;企业网络与企业边界理论[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2期

4 洪勇;苏敬勤;;发展中国家核心产业链与核心技术链的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5 卢福财;;基于交易收益的网络组织效率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6 张汝根;;试论我国教学型高校的科技管理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9期

7 苏敬勤,吴爱华;比较核心能力之形成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11期

8 梅姝娥;仲伟俊;;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3期

9 林淼,苏竣,张雅娴,陈玲;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J];科学学研究;2001年04期

10 李世超;苏竣;;大学变革的趋势——从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J];科学学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清;;大学发展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刘佳勇;;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企业网络效率边界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10期

3 刘军仪;;建立创业型大学——来自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回应[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4 文东茅;沈文钦;;知识生产的模式Ⅱ与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案例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5 姚春梅;;“产学研”结合: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李望平;;创建创业型大学风险探视[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7期

7 李晓青;;组织边界的多重视角[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8 王鹤云;陈少平;张志忠;;论创业型大学人力资源的开发[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年01期

9 龙勇;姜寿成;;技术联盟的治理结构选择及其合作效应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10 韩江波;蔡兵;;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互促机理——兼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定位和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启贵;徐飞;;STS视野下的社会创新探析[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卢锡超;罗爱军;;企业—大学研究中心的价值协同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原毅军;耿殿贺;;价值创造能力下中外企业联盟的组建动因——基于离散变量下企业决策行为的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4 蔡增正;;论科学技术创新中大学、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徐文俊;刘志民;;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与对策[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天荣;;传统产业集群中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动力研究[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罗泽意;;多样及规性:创业型大学的真实命题与现实语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张帆;廖貅武;李垣;;网络组织的演化边界[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万立军;黄桂林;汪洋;田金信;;基于循环经济模式和供应链理念矿业资源产业链的构建[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万彬;;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法律环境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登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姚良;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传染与免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向辉;科技资源配置、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陈杰;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杜义飞;基于价值创造与分配的产业价值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赵效为;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周飞跃;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海;我国高校经济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安沛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邱成富;南山区创建国际级创新区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全伟;后发企业技术链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马洪芳;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及其优化模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马操;基于大型体育赛事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8 施力晖;我国投资银行的核心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9 王秋平;企业核心能力评判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10 胡文斌;高新技术企业核心能力评价与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明华,李国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高福廷;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几点认识[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熊波,熊辉;高科技企业技术成果转化中的融资结构优化[J];财经研究;2004年05期

4 高宗泽;高校教师素质评价的激励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6期

5 胡昌铸;产业结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J];当代经济科学;1989年05期

6 王之梓;高校专利实施的实证分析及其对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7 王昕红;崔瑞锋;陆根书;席酉民;梁磊;;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企业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8 吴爱华;;适应时代发展,推进高等理工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9 宋海农,王双飞,黄显南;高校本科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高教论坛;2004年01期

10 韩岫岚;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晶;;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J];神州;2011年14期

2 毛新志;;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伦理学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杜根长;;我国职业教育产业化再思考[J];新课程(教研);2011年06期

4 严丽纯;;地方高校发展国际化的路径选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5 徐书宜;;财经类独立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和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孙全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微观路径初探——从《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的视角[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潘桂飞;;语文教育中加强国学教育的路径选择[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8 李炜冰;;社会工作: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有效选择[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李恩;;吉林省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J];管理学刊;2011年03期

10 董祝元;;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赛霞;;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面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万玮;;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战略和路径选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马世杰;刘盍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丰富和发展的路径选择[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陶学荣;雷水秀;;和谐社会进程中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学权;;毕节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6 侯文阁;;关于和谐文化的理性思考——基于历史选择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视角[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7 张益伟;;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路径选择[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居占杰;;我国城乡关系阶段性特征及统筹城乡发展路径选择[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9 陈奇;;绿色经济论纲[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黄茂兴;孙智英;;信用资源开发:利益综合与路径选择[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汪永安;加快专利技术产业化[N];安徽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朱勤;专利技术产业化迫在眉睫[N];辽宁日报;2000年

3 丁洪亮 谭浩;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咋这么难?[N];中国贸易报;2000年

4 黄玉迎;国家专利技术(北京)展示交易中心成立[N];北京日报;2006年

5 本报特约评论员;推进专利运用与产业化意义重大[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6 朱宏泉;运用自主知识产权 实现专利技术产业化[N];科技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李立;辽宁:力促专利技术产业化[N];法制日报;2000年

8 朱宏;专利技术产业化对接洽谈会将在辽宁召开[N];科技日报;2000年

9 记者  叶桂华 通讯员  林品 月青;开发出一项原创性专利技术[N];泰州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解悦邋实习生 李庆 通讯员 宁科宣;我市建设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N];南京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京荣;交通网络路径选择及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

2 宋艳;新兴技术的形成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4 黄涛;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桑晓靖;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经营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刘洁;中国媒介产业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欧阳静;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D];新疆大学;2006年

8 李晓云;中国进城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晓玲;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10 王治海;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剑宇;重庆经济协作区发展路径选择[D];四川大学;2004年

2 茹庆华;我国中小企业有效参与国际贸易的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闫文亮;法律全球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徐欣;加快江苏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齐月祥;生态危机与政治抉择[D];河南大学;2009年

6 陈樱;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杨颂勋;中国信访制度改革及其路径选择[D];复旦大学;2009年

8 庞凌霄;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银杰;证券公司业务创新及其路径选择[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王达;论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自由化的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54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54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b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