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理念》镜诠
本文选题:大学教育 + 学术自由 ; 参考:《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02期
【摘要】:正1.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学术自由是一项特权,它使得传授真理成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职责,它使得大学可以横眉冷对大学内外一切试图剥夺这项自由的人。[p19]2.使科学成其为科学的是:除非是在一个假
[Abstract]:Regular 1. A university is a community of scholars and students dedicated to the cause of truth. Academic freedom is a privilege that makes it an unshirkable duty to impart truth. It makes it possible for a university to frown on all those who try to deprive it of it inside and outside the university. [p19] 2. What makes science is: unless it's a fak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勇;;雅斯贝尔斯的《大学之理念》解读[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程晶;;明希豪森的办学理念与实践——基于哥廷根大学历史发展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2期
3 刘选会;赵琳;;论重塑大学精神[J];学理论;2011年20期
4 兰军瑞;;德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及趋势[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刘法虎;;西方大学学术自由的发展与特征[J];学园;2011年04期
6 赵志鲲;;论学术自由视野下的大学教师评价制度[J];江苏高教;2011年04期
7 李雪飞;;高校学术团队构建与学术自由关系之探讨[J];中国报业;2011年04期
8 谢俊;;现代大学制度语境下的学术自由及其实现[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9 刘昌明;;学术自由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7期
10 黄X;司鸶;;剑桥大学校长:培养杰出人才重在提供学术自由[J];成才之路;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永才;陈家璧;;成立教授委员会,建立二级学院管理新模式[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武毅英;朱淑华;;美国高等教育由大变强的特征、原因及启示[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田联进;;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历史发展逻辑探寻[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全守杰;;德国大学模式新论——论德国研究型大学模式与工科大学模式[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贺春兰;尊重学术自由,培育大学精神[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葛飞 本报记者 张守营;没有法治何谈自由[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马晖;“正是因为拥有学术自由,才使美国的大学办得这么好”[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4 劳凯声;尊重学术自由 培育大学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让学术自由的空气来得更猛烈些[N];天津教育报;2009年
6 [美]安妮·丹·尼尔 王广林/编译;美国质疑“终身教授制度”[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谷贤林;学术自由、学术规范和学者自律[N];学习时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宁锐;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学术自由是大学文化精髓[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冯建华;学术自由和人文精神是大学的基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本版编辑 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 叶隽(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副研究员);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改革和学术自由[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铁林;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与一流大学的崛起[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晓东;大学知识创新体系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罗军飞;创新型大学与创新型国家[D];中南大学;2009年
4 王志刚;论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郭丽君;学术职业视野中的大学教师聘任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高晓清;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9 茹宁;国家与大学关系的哲学分析[D];南开大学;2007年
10 周玲;大学组织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茜;学术自由理念下我国高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张海新;论柏林大学的学术自由与国家主义[D];吉林大学;2005年
3 鄢翠霞;学术自由理念及其在我国大学的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姜虹;论中国大学文化塑造[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陈悦;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和平;大学自治若干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王泽秋;学术自由及其制度安排[D];苏州大学;2009年
8 黄旭华;学术自由易受侵犯的学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郭疆蓉;美国大学终身教授制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10 宋丽平;论大学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的矛盾[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99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99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