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物质牵制与精神自由:民国前期大学教师薪酬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7 13:38

  本文选题:薪酬 + 大学教师 ; 参考:《教师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社会意识。不同时期知识分子的不同薪酬,不仅是作为他们创造性精神生产赖以实现的社会条件,同时也是反映其社会影响及历史命运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以民国前期的大学教师薪酬为研究对象,概述了这一时期大学教师的薪酬制度,并与其他社会阶层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探讨了这一时期的大学教师如何以经济自主超越"权"的羁绊和"钱"的束缚,从而真正实现"独立之人格"和"自由之思想"。
[Abstract]:Man's social existence determines his social consciousness. The different salary of intellectuals in different periods is not only the social condition on which their creative spirit production is realized, but also the important symbol of reflecting their social influence and historical fate.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the salar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ummarizes the salary system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 this period, and compares and analyzes it with other social strata. This paper probes into how university teachers in this period transcend the fetters of "power" and "money" by economic autonomy, so as to truly realiz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nd "free thought".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6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凤桥;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特性与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聘用制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2 陈晋文;庞毅;;现代化视阈下的民国经济发展(1912~1936年)[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王印焕;民国政府公教人员生活状况的演变[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陈育红;;战前中国教师薪俸制度的演变[J];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陈育红;;战前中国教师、公务员、工人工资薪俸之比较[J];民国档案;2010年04期

6 王凯;;民国教授的高薪生活[J];报刊荟萃;2011年04期

7 陈明远;;抗战前夕北平文化人的经济生活[J];读书文摘;2011年08期

8 慈鸿飞;二三十年代教师、公务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J];近代史研究;1994年03期

9 刘超;;中国大学的去向——基于民国大学史的观察[J];开放时代;2009年01期

10 陈明远;;百年来中国文化人的经济生活变迁[J];名作欣赏;2011年1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飞;吴汝纶与京师大学堂[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周楠;李永芳;;民国时期私立高等学校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明伟;;20世纪初期城市知识阶层收入状况初探[J];安徽史学;2008年06期

4 左玉河;;傅斯年的大学理念及大学研究所构想[J];安徽史学;2011年02期

5 鲁卫东;;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徽小学教员及其生计初探[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6 王青花;;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崛起的动因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7 徐在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施佳;论中国法学教育的实现目标及实现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9 席成孝;;从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看当代国际高等教育的新变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徐希军;1928-1937:国民党在大学推行党义教育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森;韩春晖;;自治:大学章程的演进逻辑[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冯翠玲;;美国高校管理探析及其启示[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段瑶;;新时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学义;;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的情理诠释[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关仲和;马丁;;浅论现代大学理念中的“和而不同”[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杜成宪;;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何方昱;;钱穆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翟广顺;;陶行知与毛泽东:历史的机缘和邂逅——纪念陶行知逝世60周年、毛泽东逝世30周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陈媛;;我国大学教师角色地位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管弦;;国民党统治时期高校分布的演变及原因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查明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艳玲;民国时期中国职业指导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妍;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关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敏;基于形体两分法的中国本科大学精神文化逻辑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佳佳;民国时期我国自编初中英语教科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孙吴刚;论连载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双重价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曰达;1840—1949年中国的农业增加值[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1期

2 苗体君;历史上北大清华的伯乐[J];中国人才;2001年05期

3 韩水法;谁想要世界一流大学?[J];读书;2002年03期

4 甘阳;华人大学理念九十年[J];读书;2003年09期

5 李彦荣;民国时期上海教师的薪水及其生活状况[J];民国档案;2003年01期

6 陈育红;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教师的薪水及其生活状况[J];民国档案;2004年04期

7 陈育红;;战前中国大学教师薪俸制度及其实际状况的考察[J];民国档案;2009年01期

8 项贤明;大众化过程中大学教学理念的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9 慈鸿飞;二三十年代教师、公务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J];近代史研究;1994年03期

10 杨兵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工资制度思想评析(1927-1937)[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双龙;民国四川教育经费探析[D];四川大学;2002年

2 沈楠;上海公立高校教师工薪收入及生活状况考察(1930年代—195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燕;上海市公务人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察(1930-1956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匡丹丹;上海工人的收入与生活状况(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受教育程度 工作经验对薪酬影响最大[J];党政干部文摘;2002年01期

2 潘峰;;“薪情”不如意,我该怎么办[J];成才与就业;2006年08期

3 王萍;张宽裕;;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机制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杨雪梅;;应届生薪情现实全接触[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19期

5 林伟杰;;高校教师弹性福利制度设计[J];职业技术;2009年01期

6 丁厉;刘汇琳;;我国高校教师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7 ;国内薪酬增幅北高南低消费行业居首[J];职业;2009年34期

8 ;大学生暑期打工先规划,今年薪酬或涨15%~30%[J];知识窗(教师版);2010年07期

9 ;海外学术信息[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10 刘航;谈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J];理论观察;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鑫;;企业薪酬和薪酬体系设计[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2 王蕾;;培训和薪酬:企业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3 韩伟华;吴淑琨;;中国上市公司CEO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美国期刊编辑、出版人薪酬一览[A];“中国期刊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丁厉;;我国高校教师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赵爱莲;;手术室绩效薪酬积分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陆鹏娟;杨允;;GM企业薪酬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彭学明;;基于行为价值的薪酬标准与动态调节[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国有控股公司经营者业绩评估及其年度薪酬运行模式[A];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姜华;;新型薪酬制度的探讨[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薪酬,公开还是保密?[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时史;陈恺:改革,,从薪酬开始[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3 记者 许蕾 实习生 吴艳珑 通讯员 郑颖妃 吕纯静;金融海啸逼企业放弃加薪[N];南方日报;2008年

4 记者 关桂峰;云南:企业欠薪,要按比例扣减负责人薪酬[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高君;北京石油薪酬向创利岗位倾斜[N];中国石化报;2004年

6 陈永东;战略与薪酬导向[N];工人日报;2001年

7 韦蔡红;上海:律师薪酬普遍较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8 杜爽;2003:热门行业员工薪酬几何[N];中国经营报;2003年

9 杨利宏;PWC“劳资门”事件薪酬纷争导致“后院起火”[N];中国经营报;2004年

10 薛维舟;总监的薪酬与价值[N];组织人事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涛;民国前期北京画家生活状况与市场形态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2 李文平;民国前期的扩军与裁军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建军;创业投资治理的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毛永俊;民国前期担保物权制度变革的司法理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玮;知识密集型组织若干组织政治行为及其政治知觉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6 伍春辉;湖南教育近代化研究(1894-1929)[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柳;清代中期至民国前期寒温融合派代表医家的辨证特点[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郑涛;民国前期(1912-1936)西方现代木刻在中国的传播[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王勇明;中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姜茂坤;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物权行为理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卫滨;壹万秀实业有限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设计[D];西北大学;2003年

2 张小革;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常浩娟;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5年

4 丁庆;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研究与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刘芳;A房地产公司重点岗位的薪酬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6 贺玲;CY股份有限公司薪酬体系优化设计[D];四川大学;2003年

7 张强;国有企业员工的激励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4年

8 王铁成;吉林市德姿木业公司薪酬体系改革方案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陈碧固;南储公司激励机制研究与设计[D];中南大学;2005年

10 刘中yN;JX公司薪酬体系再设计[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05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05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6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