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用神话谱写现实:“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历史再造

发布时间:2018-07-13 16:50
【摘要】:作为一种理念,"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从产生之日到今天已逾二百年。时过境迁,它已从一个"永久的原则"逐渐地堕落为一个"过时的信仰",至多是一个"持久的神话"。但是,为了避免大学危机的真正到来,我们要让神话照进现实,在废墟之上建设未来。
[Abstract]:As an idea,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been more than 200 years since its birth. Over time, it has gradually degenerated from a "permanent principle" to an "outdated belief", at best a "lasting myth." But in order to avoid a real university crisis, we have to let the myth into reality, building the future over the ruins.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2M511562)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詹姆斯·费尔韦瑟;李康;;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知名度、学术研究及大学教学的相互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2 刘献君;张俊超;吴洪富;;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调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3 刘献君;吴洪富;;非线性视域下的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4 骆四铭;;洪堡理念与德国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5 傅安洲;阮一帆;彭涛;;德国古典大学修养观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6 赵静蓉;;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刘宝存;洪堡大学理念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8 约瑟夫·本;大卫;李亚玲;;学术研究的历史、目的和组织[J];外国教育资料;198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王建友;;“社会复合主体”与地方治理:关系、路径与边界[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郭彦省;;高职院校发展科研职能的定位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刘志洪;;唯心主义的三种含义[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杨明;;论德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筹措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7 孙朝;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结构矛盾及其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8 张建新,陈学飞;从二元制到一元制——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动因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9 黄涛;;从“心理现象”到“善”——布伦塔诺的价值论思想及其心理学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杨红霞;科学研究与大学的结合及其在我国的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峻岭;;道德耻感的科学内涵[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刘莹莹;;19世纪柏林大学科研职能的实现途径及环境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信仰的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胡夏闽;何畏;;国际教育新理念及其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的若干启示[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2年立项研究课题论文集[C];2003年

5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7 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8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学谦;酒神狂歌与刑天之舞[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华梁;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丽华;论施莱尔马赫宗教思想的浪漫性[D];湘潭大学;2010年

3 郑立峰;未竟的现代性诉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创锦;澳大利亚与印尼独立(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廖亚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信仰系统的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炜;海德格尔的技术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晓敏;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制度建设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徐林林;无法企及[D];西北大学;2011年

9 赵长亮;从传记经验看本雅明的波德莱尔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张津津;从弗·施莱格尔的文艺理论看德国浪漫派精神[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宁波;试论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J];外国教育动态;1991年06期

2 周丽华;;“与洪堡告别?”——战后联邦德国高等教育政策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3 陈洪捷;为学术还是为职业?——德国大学学习传统及其变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4 马克斯·范梅南;;教育敏感性和教师行动中的实践性知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5 吴海霞;周辉;;试述德国19世纪初期大学改革的思想理念及其现实意义[J];当代经理人;2005年05期

6 张俊超;吴洪富;;变革大学组织制度,改善教学与科研关系[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张汝伦;;海德格尔与大学改革[J];读书;2006年12期

8 刘献君;张俊超;吴洪富;;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调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9 骆四铭;;德国走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及其经验[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刘献君;;对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盛峰,朱祖林;大学的变革与角色调整[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8期

2 ;10年后传统大学会变成一片荒原?[J];教学与管理;2000年06期

3 俞可;;洪堡2010,何去何从[J];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06期

4 阎光才;;导师制与牛津传统所面临的危机[J];民办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5 罗伯特·R·纽顿;章茂山;;盈利性大学和传统大学的比较[J];民办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6 杰克;;被阿波罗托起[J];文化月刊;2003年11期

7 魏志慧,郑勤华;传统大学的变革与远程教育的发展——访国际远程教育领域资深专家托尼·贝茨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8 徐广宇;;文化使命:现代大学不容遮蔽的一项基本功能[J];求知;2008年09期

9 张艺华;;英国大学的管理体制[J];世界教育信息;1997年05期

10 邢媛;陈士俊;;瑞士应用科学大学改革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话(三) 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钱琴;;谈德国大学教育[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3 宫旭红;;回溯大学精神传统 铸造内涵型闽院文化体系[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4 彭树燕;;美国营利性大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刘莹莹;;19世纪柏林大学科研职能的实现途径及环境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钟朋荣;传统大学不是未来高等教育主要形式[N];新华日报;2004年

2 穆一凡;孟买大学有望成首家上市传统大学[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张闻天 戴君;“网上高校”大门为谁开[N];浙江日报;2000年

4 陈思;非大学教育有望破解就业困局[N];经济参考报;2008年

5 王尔山;大学应该努力寻找推动社会公正的途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6 陈蓉;非大学教育赢在哪里[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点滴;大学有限 网络无限[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尤莼洁;大学,,你终身都能进入[N];解放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季谭;留学生长期“顺差” 中国大学面临重新定位[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李凝邋管晶晶;纪宝成呼吁大学应高举宁静致远的旗帜[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继宁;英国传统大学与工业关系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刘晖;转型期的地方大学治理[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章顺;我国传统大学理念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章红波;德国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肖洋;大学治理结构的缘起及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穆小燕;新人文主义大学观及其对19世纪德国大学改革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20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20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7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