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大学教育的本真——基于人的社会化视角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utilitarian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in which students, families, schools and even society are struggling, The people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think and comprehend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from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the overall socialization of people's life, go to the utilitarianism and return to the essence of the education. Let the university campus cultivate the good personality of the students, guide the students to pursue the truth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help the students to become the human person, the sound personality and the person who can face the society independently.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2013年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社交媒体环境下导师与研究生导学关系研究”(JGZZ13 088)
【分类号】:G6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先伍;;未来抑或现在?——勒维纳斯时间视野下的教育指向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3期
2 王建华;;教育及其研究的省思[J];现代大学教育;2014年03期
3 金维才;;高等教育的生活哲学新探[J];现代大学教育;2014年04期
4 王超;;教育爱:集体无意识的共识性疾病[J];现代大学教育;2014年05期
5 崔金贵;;大学的卓越灵魂: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哈佛大学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教授访谈录[J];高校教育管理;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张立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推进创新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李海艳;;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蔡翥,石侃;挑战与对策:网络社会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房列曙;;高师院校历史本科创新教育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王晨曦;;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反思当前中国大学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张盼;;浅析《学记》中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9 黄元英;;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郭建鹏;哈宏军;;浅析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蓝建;;应重视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关于教育的历史转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3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清洲;;论我国成人教育制度建设的发展[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仪淑丽;;网络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构[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柴国荣;詹建国;;我国田径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教师现状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李晓丽;;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之——唯有源头活水来[A];2012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颖;网络英语学习生态系统中的教师作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7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丽;上海体育学院专项俱乐部开展现状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陈海涛;浅谈影视资源与文综合科目的课程整合[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文玉;高中地理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姚慧;大学生学风建设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卓尔;城郊接合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颛孙伟伟;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司雯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乡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9 许鹏;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创建[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郁蓓蓓;德育生活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情境创设[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文阁;;我为什么要提出“生活哲学”这个概念[J];长白学刊;2007年01期
2 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李文阁,于召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J];求是学刊;2000年01期
4 王有升;;教育爱——一个被忽略了的教育学核心范畴[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李文阁;生活哲学:一种哲学观[J];现代哲学;2002年03期
6 左佳;;爱是教育的底线[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赵叶珠;游蠡;;社会变革与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力——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17期
8 王超;陈飞;;多元文化时代“教师”道德主体的困境与抉择[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刘攀;;论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爱”思想——读《林哈德和葛笃德》有感[J];鸡西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伟志;人的社会化必将“化”得更高[J];社会;2000年01期
2 沈建国;关于人的社会化的几个问题[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7年05期
3 欧阳h ,张瑞甫;人的社会化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J];齐鲁学刊;1989年05期
4 刘家访;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性发展之关系初探[J];江西教育科研;1990年06期
5 赵克荣;论人的社会化的实质及其辩证特性[J];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05期
6 张双喜;“人的社会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姜瑞云;冯立刚;赵丽萍;;网络社会与人的社会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冉昌光;;论阅读与人的社会化[J];天府新论;2010年04期
9 黄育馥;人的社会化[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2期
10 马路;人的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J];社会;1988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关注老龄人的社会化硬件建设[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于东;在社会生态中实现人的社会化[N];中国教师报;2002年
本文编号:2148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48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