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背景下的科学史教育功能探析
[Abstract]:General educ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It is developed from the Middle Ages and aims to cultivate sound individuals and responsible citizens.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must be designed to set up a curriculum system tha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general education. As a course, the history of science can meet the core requirements of general education, which is an indispensable core curriculum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history of science into general education has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of history of science should also be reformed.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哈佛大学最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A0826)
【分类号】:G6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旭;梁婷;;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内涵及实施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04期
2 雷贤辉;;另类教育模式:博雅教育[J];黄金时代;2007年09期
3 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J];大学(学术版);2011年05期
4 柴明勤;;地方农业院校通识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5 颜海波;;试析“全人教育”关怀下通识教育的价值导向[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3期
6 陈玉红;张丽;胡家会;;对通识教育的实践认识[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3期
7 马凤岐;;通识教育的政治学[J];江苏高教;2011年04期
8 王蔚虹;;高校大学生通识教育探析[J];科技资讯;2011年23期
9 汪征;;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文化传播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10 刘兟斐;;全球化视角下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一蕃;;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的新典范[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梁忠;郑启玮;;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调整[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张雪;;美国高校农科本科课程体系的特点及启示[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宋尚桂;佟月华;;中国大学文化发展的创新路径与教育改革对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5 冯佐海;缪秉魁;王葆华;庞保成;;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A];地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学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佳 通讯员 张全友;武大停掉8门通识教育课程[N];长江日报;2010年
2 中山大学副教授 徐坚;误读密尔,误解博雅[N];南方周末;2010年
3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王长宇;向哈佛借鉴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中山大学哲学系 翟振明;“工具教育”与大学精神相违背[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方可成;“小楼”和“大师”:一所理想大学的模样[N];南方周末;2010年
6 尹于世;大学应传承博雅坚守精神高地[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原校长 杨福家;大学的根本在于育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澳门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郝志东;大学不“大”,皆因价值观出了问题[N];南方周末;2011年
9 本报记者 许琦敏;“大学的根本在于育人”[N];文汇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朱强;复旦学院:推崇“通识”的现代书院[N];南方周末;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玮;中国教会大学科学教育研究(1901-1936)[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彭寿清;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李建强;大学的理想与理想的大学——赫钦斯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慧杰;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孙泽琼;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3 夏玲;美国社会科学通识教育课程及其强国职能[D];河北大学;2010年
4 李满满;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5 葛晓飞;台湾地区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王丽;美国文理学院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夏杉;中美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对比研究及其启示[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8 赵换军;近代文化变迁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孙美花;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孔令帅;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72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72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