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试论提升当代大学生职业素养之“三从三以”法

发布时间:2018-08-20 13:40
【摘要】:职业素养是当代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方面,是社会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指标。通过从"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校爱家"做起和以"实习生态度、主人翁精神、亲友的真心"的"三从三以"法给予引导,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Abstract]: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is an aspect of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an index of social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rough the guidance of "obeying the law, being honest, loving the school and loving the family" and "the attitude of intern, the spirit of master, the sincerity of relatives and friends", we can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G647.38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敏;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雁敏;;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年17期

2 马伟;;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杨琳;;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及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年24期

4 杨祖勇;;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刘新庚;刘邦捷;李超民;;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现代拓展[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杨琳;;构建大学生与职业人的对接平台[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侯艳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四步曲”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新要求”[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6期

8 刘华利;;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9 付晓容;;浅谈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年15期

10 杨琳;;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8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9 耿建扩邋傅春秘;秦皇岛“大学生低保”何以闲置[N];光明日报;2007年

10 王勇;留住大学生“村官”好处多[N];海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王绍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7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宗桂;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王琦;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93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93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e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