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技术要素:转型期高校薪酬改革的着力点

发布时间:2018-09-04 15:05
【摘要】:高校既有的薪酬制度以"岗位"和"绩效"为主要付薪要素,难以彰显技能和技术应用的价值导向,"技术要素"参与分配被疏漏或边缘化。把"技术"纳入付薪要素范畴,是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变革的应然体现,也是激励教师向应用型转型的着力点。在转型期,亟须结合高校知识工作的特点,科学界定"技术要素"的内涵及其适用范围,实现高校薪酬有效变革。
[Abstract]:The existing salary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s "post" and "performance" as the main pay-paying elements. It is difficult to highligh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skills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the "technical elem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is neglected or marginalized. To bring "technology" into the category of pay-paying elements is the necessary embodime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to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it is also the key point to encourage the teachers to transform to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In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cientifically define the connotation of "technical elements" and its scope of applic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reform of college compensation.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人事处;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校教师工作动力对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编号:DIA120266)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校教师工作动力结构模型建构研究”(编号:2013SJB6300012)
【分类号】:G64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陶纪明,马海倩;关于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理论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东;王伟;;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韦琦;黎胜锋;林勋亮;;本科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北潢物流有限公司与广东商学院企校合作的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08期

3 廖信林;朱长根;吴友群;;所有制结构变动与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特区经济;2008年09期

4 李兵;曹志强;关榆君;乔京生;周红星;;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唐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徐礼节;余文英;徐兆武;;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杨亮涛;史建成;;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训中心的定位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09期

7 刘波;;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与区域性高校大学文化特色建设[J];天府新论;2013年01期

8 杨世伟;许晓红;;公安类特色专业建设的反思与建构[J];教育探索;2013年04期

9 石海信;李尚平;;新建本科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钦州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李浩;孙善辉;段鹏举;;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数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甘俊英;罗兵;;高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涛;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刍议[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陶纪明,马海倩;关于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理论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3 陶纪明,马海倩;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理论研究[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03期

4 丁恒龙;;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安排[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王荣妹,丁恒龙;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浅论[J];江南论坛;2004年06期

6 叶松昌;;宁波出台《实施办法》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有章可循[J];山东劳动保障;2001年05期

7 曹玉贵;李一秀;;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方式的比较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4期

8 辛雅;技术要素的市场配置与江苏技术市场的发育[J];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9 陈勇鸣;关于技术要素参与企业分配的若干思考[J];上海管理科学;2001年02期

10 钱志洪;关于技术要素股份化的设计研究[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宏波;;从工程的角度看技术与哲学[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进 宋时飞;大力发展技术要素市场[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管理处 于磊;完善技术市场功能 促进技术要素自由流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3 范恒林 顾明进;技术要素的特点及其参与分配的方式[N];新华日报;2000年

4 市报道组 陈钢 余艳云 通讯员 谢金星;湖州探索技术要素参与分配途径[N];浙江日报;2000年

5 记者 贺斌;技术要素也能参与分配[N];中国财经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胡越 李燕锋;让技术要素真正“活”起来[N];洛阳日报;2011年

7 记者 王建高;青岛试行股权激励与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N];科技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吴珊珊;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9 记者 张京翠;技术要素可直接参与分配[N];沈阳日报;2007年

10 孙春玲;企业创新之我见[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海生;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高湛;管理、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邓俊;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技术要素流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3 陈方丽;科技型企业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4 王正;基于QFD的价值过程要素与技术要素映射模型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刘易凯;创新型企业收益分配要素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6 邹伟娟;基于QFD的服务设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张扬;工程中的技术集成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曾靖然;木质饰品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22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22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8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