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CDIO教育模式中国化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10-11 16:04
【摘要】:CDIO是国际创新型工程教育模式,它的中国化有利于培养我国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国际化。以近七年我国CDIO教育模式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阐释了当前我国CDIO教育模式研究的基本概况、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亟须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以期对我国CDIO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有所裨益。
[Abstract]:CDIO is an international mode of innovative engineering education. Its localiza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nd to the reform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China. Taking the research papers of CDIO education model in China in the last seven yea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situation, main achievements, main problems and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tudied deeply in the current study of CDIO education model in our country. It is expected to be beneficial to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DIO education model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东北石油大学;
【基金】:阚连宝主持的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CDIO构建高校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编号:GBC121102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冬松;;将CDIO引入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吴鸣;熊光晶;;基于CDIO理念的路基路面工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庄哲民;陆小华;熊光晶;;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4 庄哲民;沈民奋;;基于CDIO理念的1级项目设计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5 顾学雍;;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清华大学创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6 徐兵;孙海泉;;T-CDIO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7 郝智秀;季林红;冯涓;;基于CDIO的低年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探索——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案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8 王旃;;基于约束条件的CDIO渐进部署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9 熊和平;岳爱臣;;CDIO工程教育模式:误解的澄明与风险的规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10 王红志;李积彬;费跃农;;基于CDIO能力培养的机械原理课程项目实践[J];高教论坛;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露光;;工科院校文科专业工程素质教育的特色和优势[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陈冬松;;将CDIO引入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王伟;王殿君;申爱明;林顺英;陈亚;代峰燕;;基于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杨苏;段宗志;;基于CDIO的土建类专业经济平台课程体系优化[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杨丽英;董妍汝;于华;闫俊伢;;CDIO模式在办公自动化程序类课程中的工程能力培养[J];办公自动化;2012年08期

6 刘红梅;韩永萍;李可意;;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课程CDIO模式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段慧达;刘德君;;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J];才智;2011年32期

8 陈冬松;;国际创新型工程教育模式中国化研究述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白梅;魏丽丽;陈晓卫;;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4期

10 徐存东;余丽红;;基于CDIO理念的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立;刘付程;费鲜芸;张德利;刘军生;窦长娥;;GIS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开发[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燕君;毕卫红;齐跃峰;;基于CDIO能力培养的光纤传感课程的改革与实践[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09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贺科学;;基于CDIO的信号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的探讨[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熊光晶;陆小华;康全礼;陈珠琳;;基于CDIO能力培养大纲的土木工程课程体系[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海江;彭静;杨玲;姚振东;谢明元;;CDIO模式下的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江林;邓昌建;;CDIO模式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改革[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雪;阮勇;王晓峰;王世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教学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探讨[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8 马葵;刘静;骆静;;基于CDIO模式的《税务代理实务》教学改革探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博;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探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孔寒冰;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游玲玲;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与人才培养的三大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成名婵;工程领导力开发的创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肖鑫;麻省理工学院本科课程设置及特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永高;知识管理及其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5 蓝丁凤;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远程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纪颖;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王青爽;华中科技大学工科本科实践教学现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陶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胡玉巧;工程创新人才的类型及其课程设置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任春梅;IT专业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普;蒋建国;;《路基路面工程》多媒体教学研究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吴鸣;熊光晶;;基于CDIO理念的路基路面工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时铭显;美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4 李晓强;孔寒冰;王沛民;;建立新世纪的工程教育愿景——兼评美国“2020工程师”《愿景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5 刘西拉;;从土木工程领域看21世纪的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6 陈乐;王沛民;;课程重建:欧洲工程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7 王骥;陈敏;;兴趣引领:MIT新生学习社区的构建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8 朱高峰;;中国的工程教育——成绩、问题和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9 陆小华;熊光晶;陈珠琳;;设计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理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10 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庄哲民;陆小华;熊光晶;;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雪林;[N];文汇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杰;;独立学院CDIO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6期

2 于福莹;肖宏;王加春;漆汉宏;;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9期

3 郭庆斌;李秋生;郎利影;;创新型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李颖;马筱聪;高殿荣;;CDIO改革环境下青年教师培养问题的研究[J];教学研究;2010年04期

5 沈奇;张燕;田祥宏;;借鉴CDIO理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0年17期

6 周峰;;构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课程体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0年11期

7 杨丽波;陈元琳;;CDIO教育思想在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8 刘华利;;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体系研究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袁健;朱龙英;;基于CDIO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10年02期

10 乔付;曹景萍;王国权;;基于CDIO理念的程序设计高级课程群建设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应用同伴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营养教育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项目总结论文集[C];2004年

2 马汉武;李锦飞;陈骏;施国洪;贡文伟;;完全学分制下工业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传伟;成虹;;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4 邹圣强;许化溪;李萍萍;沈雪妹;李洪波;陈文娟;虞晓龙;;关于创办大学急救协会,创新高校急救科普教育模式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炼;;创新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徐玲;;大学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探究——来自“邪教受惑者”的案例剖析[A];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防范抵御邪教 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反邪教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爽;;如何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 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模式——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德旺;;方永刚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左铁镛;;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中国大陆的开展与实践[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李冬;王俊安;;影响高校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和建议[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哈尔滨商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孙冬生 教授;从“制造”到“创造”[N];中国信息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启明;锻造健全人格创新大学教育模式[N];中国企业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夏婧;做艺术家,还是上生产线?[N];重庆日报;2010年

4 裴毅然;支持任继愈的突破性提议[N];中国社会报;2007年

5 上海工作站 闵杰 巢晃;提升中国服装教育水平树中国服装教育新形象[N];中国服饰报;2005年

6 奚正东 陈波;技能+学历 双证在手好求职[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叶斐;我国泛MBA教育模式濒临绝境[N];中国企业报;2005年

8 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 陶梅生;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N];光明日报;2009年

9 翟双庆 罗祥云 郭建珍;中医师带徒与院校教育模式的比较与分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北京吉利大学法学院 张明;民办大学教育模式科学化[N];经济参考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兰英;教会女子大学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情;社会整合视阈中的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5 马望星;当代军校大学生荣辱观及其教育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阿卜杜勒·哈迪;中国与也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松柏;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质的评价方法及其教育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晓东;财经类院校MBA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白宇;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饶华;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张翠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王智敏;高校人性化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探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7 韩雅楠;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邓玉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系统思考[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9 申彩虹;高校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王娟;基于CDIO的软件外包人才知识体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64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64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d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