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家创新战略中的高校科研评估制度改革
[Abstract]:Since the 1990s, Britain has issued a series of documents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trateg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is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nnels for investment in research in the United Kingdom is the funding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 which is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ssessment system. Howev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system has obvious defects, mainly for the huge cost, backward indicators, hindering innovation.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the UK higher Education Fund Board decided to reform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ssessment system after the 2008 review. The reform is embodied in four aspects: reducing the evaluation unit, updat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changing the evaluation object and changing the evaluation method. The most important change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impac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which reflects the British strategy and determination to promote the transfer spee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to build an innovative countr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湛毅青;;英国政府对大学科研的资助体系[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2 王志强;姜亚洲;;英国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改革评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康小明;;政府对大学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的国际比较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2 徐继宁;;国家创新体系:英国产学研制度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3 宋静雅;;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英高技术产业波及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5期
4 康小明;;政府对大学科研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11期
5 郭德侠;;中美英三国政府资助大学科研方式的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6 徐继宁;;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认识及其国际比较——英国产学研制度创新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日刚;加强大学社会服务功能过程中政府职能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2 王丰;新中国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实践进展与理论创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大鸣;从英国教育部的最新更名看英国教育视焦的调整[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蓬勃发展中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J];改革;2005年09期
2 丁洁;;传统道德对大学生德育的积极作用还剩多少?——传统道德影响力调查问卷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3 杜娟;;优秀电视广告对儿童道德影响力的分析[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赵天石;赵轩;;大庆城市文化形态探析[J];大庆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王金叶;刘亚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创新发展策略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2011年度中职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举办[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7期
7 刘承云;黄维宪;;利用网络技术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学报影响力[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冷冰冰;;网络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9 王远立;吴迪;裴宏;邹渝;;院校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10 赵文琪;徐旺;周亚楠;;如何提升高校学生组织影响力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建东;;关于国家创新战略理论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彭福扬;曹建东;;关于国家创新战略理论的述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徐行;;学术期刊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研究[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陆欣;徐承烨;;谈高校青年学生非正式团体的影响力[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5 崔宗奎;;切实加强学会组织建设 稳步增强学会凝聚力、影响力[A];湖北省学会创新发展理论探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翔;;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走武钢可持续发展道路[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李冲锋;;领导力认识误区辨析[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8 李士勇;程健民;王刚;;模糊综合评价在科研成果评定中的应用[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9 邵国春;李玖香;;群文系统文化产业的创新战略重组——兼谈我国入世后群文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10 _5黎群;;晪幕祝彮[A];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首尔记者 顾金俊 世界创新研究院院长 马俊如 本报驻利雅得记者 黄建纲;国外实施创新战略面面观(二)[N];经济日报;2009年
2 鞠悦冰;实施创新战略 强化创新地位[N];中国航空报;2006年
3 ;2010中国经济最具影响力年度人物创新奖(3名)[N];经济参考报;2011年
4 丹尼尔·瓦格纳;印度与中国争夺亚洲影响力[N];国防时报;2011年
5 ;2009-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件商标大事推选获奖名单[N];中国工商报;2011年
6 ;大庆市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名单[N];大庆日报;2008年
7 记者 朱广菁;80项科研成果获中华医学科技奖[N];大众科技报;2009年
8 记者 马丽惠;西吉两项科研成果荣获“创双优”成果奖[N];固原日报;2009年
9 肖茹;销价人员如何提升影响力[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10 记者 张亮;司法部表彰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获奖者[N];法制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钟扬;科研成果生产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崔海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正式组织影响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于晓红;上市公司行业环境、创新战略与资本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瑞;中国总经理影响力研究及应用[D];清华大学;2005年
5 钟金传;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陶宇;雕塑公园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7 罗志恒;创业能力与企业绩效间的转化路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杨连生;大学学术团队管理模式与组织效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方炜;企业新产品研发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刘伟伟;政治控制、市场竞争与中国地方党报的影响力(1978-2009)[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祥文;实施创新战略的齐齐哈尔二机床企业集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2 孙德明;军队院校科研成果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与实践[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祁邵峰;C公司中国市场创新战略解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周春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影响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任鹏;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影响力问题与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曹建东;国家创新战略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梁敏乐;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成果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段婷婷;微博影响力的产生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张大军;中国对朝鲜外交的影响力初探:模式、途径和资源[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0 孙家海;试论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困境及创新战略[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69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69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