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教学中加强通识教育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at pres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general educa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level teachers, the research teach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the key factor to carry out general education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typical practice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related disciplines in Nanjing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分类号】: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卢德馨;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10期
2 卢德馨;关于研究型教学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21期
3 洪银兴;打造一流本科教学 确保教育质量稳步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01期
4 曲钦岳;跨世纪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199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景蕃;黄素华;刘喜明;周酵琼;;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2 程艳艳;;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3 毛雅娟;郑丽霞;钟惠霞;;《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模式选择[J];财会通讯;2010年13期
4 刘秀伦;蒋泽;;高等院校实施研究型教学刍议[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卢毅;;高校课程建设及其保障体系的构建[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3期
6 张桂蓉;;关于《社区概论》实践教学设计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阎奇武;刘澍;周朝阳;;《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崔景贵;面向21世纪,中国大学生学什么[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9 袁方;;大学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10 张文明;罗鹏飞;;“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案例[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鼎宜;肖鹏;沈新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立体化教学体系[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毅德;广东省舞蹈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反思[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李静;基于CSCL的研究性学习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湖南大学;2009年
3 刘清华;我国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学质量内部保证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于静;构建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主辅修制(计算机)课程结构方案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5 车先礼;山东省植物保护科技人才需求变化与培养模式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6 张欢;西北地区民族院校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的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史曼莉;大学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审视[D];湖南大学;2007年
8 牛畅;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课程之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颖;本科研究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卢德馨;大学物理学研究性教学[J];物理与工程;2004年01期
2 卢德馨,许望;以研究型教学为目标的大学物理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萍;;论高校通识教育的性质与实施[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5期
2 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3 梁德智,于殿举,刘小勇;通识教育在外语类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阶段的地位及其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吕静波;;通识教育视阈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时空;2008年09期
5 陈曦;;复旦大学 通识教育造就栋梁之才[J];教育与职业;2008年34期
6 程斯源;杨登明;王慧;;探路通识教育 着眼全面素质,现代化大学应塑造出睿智的灵魂[J];教育;2010年32期
7 宋亮;;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观[J];教育;2010年32期
8 ;复旦学院简介[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1期
9 史曼莉;高艳利;;论创新教育理念与研究性教学[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09期
10 张大俭;;班级授课制下的研究性教学[J];大家;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金栋;冯萃敏;吴俊奇;;水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实践与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张燕;;台湾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邹积亭;冯萃敏;孙金栋;;实验教学中心运行管理体制的研究[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祝焱;;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张光子;李晋宏;苏志同;;数字媒体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王定华;;梅克莱约恩在阿姆斯特学院的通识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崔伟奇;;论创新教育的“通识”基础——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田玲;;全球化背景下本科生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及其对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影响研究[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9 杨爱珍;王文平;刘玉芬;;高等院校教学实验中心管理的探讨[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王杰;刘晓鸿;冯璐;张金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与体会[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识教育与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N];文汇报;2009年
2 记者 朱振国;教育部刘曙雄: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褚国飞;秉承自由探索的精神 提供有益世界的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记者 沈祖芸 杨晨光 唐景莉;通识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林安梧;台湾通识教育发展现状[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乐;通识教育成“必修课”[N];文汇报;2011年
7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李灿华 李杏;从“T”型到“米”型[N];湖北日报;2006年
8 复旦大学校长、教授 杨玉良;今天我们该如何培养人才[N];解放日报;2010年
9 王定华;美国大学生所体验的通识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记者 李雪林;复旦64个专业招生3420人[N];文汇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3 张东海;全人教育思潮与高等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戴联荣;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房欲飞;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朱晓刚;我国大学课程观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马嘉;重学轻术: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汝霜;自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演变[D];汕头大学;2010年
2 曾德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皮凤英;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趋势研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添淼;从学术讲座视角探索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石美萍;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伟娜;高校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李定国;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舒颖;通识教育课程个性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9 曾双宝;西南财经大学的通识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李平;地方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75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75179.html